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39卷  第8期

显示方式:
学术探讨
基于膜系理论的六维辨证思路
马雪颜, 田园硕, 王洋, 秦雪颖, 刘铁钢, 谷晓红
2023, 39(8): 701-706.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01
摘要:
从辨病因、病性、病位、病期、病势、病理六个方面,探讨基于膜系理论的辨证思路。强调辨病因时应综合考虑致病因素与膜系内证态,关注病因的动态性;辨病性时应关注寒热属性,尤其是膜系阻滞所致的寒热夹杂;辨病位时判断是否存在多系统膜系的损伤;辨病期时要辨析疾病所处的卫气营血阶段;辨病势时对比分析正邪力量变化;辨病理时应判断是否存在膜系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失常、矛盾性质的病理状态共存等变化。强调从整体观、系统论的角度认识全身膜系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多系统病证、反复发作性病证、病因不明的疑难性病证等的诊治提供参考。
从清浊相干论治糖脂代谢病
张永, 张小波, 沈涛
2023, 39(8): 707-714.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07
摘要:
清浊相干是指清浊之气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精微物质转输障碍,成为内生浊邪的病机概括。胆汁酸可以通过激活胆汁酸受体,调节机体的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是肠道发挥调控糖脂代谢稳态枢纽的重要途径。肠道胆汁酸受体可能是清浊相干理论的生物学基础,清浊相干,内生浊邪是糖脂代谢病的中医病机关键,升清降浊法是中医防治糖脂代谢病的重要治法。在清浊相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节肠道胆汁酸受体治疗糖脂代谢病,对厘清清浊相干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中医药论治糖脂代谢病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中医学对痘疮的认识辨治猴痘
万金圣, 刘涛
2023, 39(8): 715-719.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15
摘要:
梳理古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治经验,对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防治猴痘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西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诊断辨证以及治疗预防的认识,探究痘疮诊治的溯源和发展脉络,以期为临床研究猴痘病的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见临床问题的中医对策
戴林欣, 谢静
2023, 39(8): 720-727.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20
摘要: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是由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进展而来, 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 临床上迁延不愈容易并发多器官损伤。针对RMPP目前常见的临床问题, 总结了中医治疗经验及对策思考, 以期为RMPP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实验研究
六味地黄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改善绝经后APOE-/-小鼠的胆固醇代谢异常
张舒睿, 冯晗, 丁雪, 朱瑞功, 张启春, 李育, 孟庆海, 卞慧敏
2023, 39(8): 728-737.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28
摘要:
  目的  探究六味地黄方调节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改善小鼠绝经后胆固醇代谢异常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双侧卵巢摘除的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 复制绝经后胆固醇代谢异常模型, 并给予0.13 mg·kg-1的雌二醇和9.0 g·kg-1的六味地黄方进行治疗。90 d治疗结束后, 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肝脏、粪便中TC水平;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 肝脏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损伤; 生化法检测小鼠肝脏、血清、胆囊和粪便中总胆汁酸(TBA)含量; 液相质谱联用技术(UPLC-MS)对小鼠肝脏和粪便胆汁酸组分定量分析; 16S rRNA测序分析小鼠结肠菌群, 并分析粪便胆汁酸组分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六味地黄方可以降低模型小鼠血清TC、TG、LDL-c以及TNF-α、IL-1β、IL-6水平(P < 0.01), 提高HDL-c水平(P < 0.01);并减少肝脏脂质堆积, 减轻肝脏损伤; 还可降低血清、胆囊和肝脏TBA水平(P < 0.01), 增加粪便中TBA排出(P < 0.01);减少粪便TαMCA、TβMCA、TCA、TCDCA、TDCA和CA结合型胆汁酸的含量(P < 0.05, P < 0.01), 增加次级胆汁酸LCA的含量(P < 0.01)。六味地黄方恢复了模型小鼠结肠菌群的平衡, 上调粪异杆菌属(Allobaculum)的相对丰度(P < 0.01), 并下调颤螺菌属(Oscillospira)和普氏菌(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P < 0.05)。  结论  六味地黄方通过重塑结肠菌群的结构恢复菌群的平衡, 增加粪便中次级胆汁酸的排出以降低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沉积, 从而改善模型小鼠胆固醇代谢异常。
基于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研究易层敷贴缓解TGF-β1诱导的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纤维化的机制
刘德仁, 廖太阳, 魏义保, 方媛, 王培民, 茆军, 吴鹏
2023, 39(8): 738-745.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38
摘要:
  目的  探讨易层敷贴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滑膜纤维化TGF-β1、α-SMA、COL1A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方法  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易层组, 膝关节腔注射200 ng转化生长因子-β1重组蛋白(TGF-β1)建立膝关节滑膜纤维化动物模型, 2 d 1次, 持续3次, 造模14 d后给予易层敷贴外用治疗28 d后取滑膜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滑膜病理变化; 免疫组化检测滑膜p-PI3K、p-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的表达水平。提取雄性SD大鼠膝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 以10 ng·mL-1 TGF-β1诱导24 h建立KOA滑膜纤维化细胞模型, 易层冻干粉干预24 h, Western blot检测PI3K、p-PI3K、AKT、p-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 qPCR检测HIF-1α、TGF-β1、α-SMA、COL1A1 mRNA表达。  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 模型组HE染色滑膜炎加重(P < 0.01), Masson染色滑膜纤维化占比显著增加(P < 0.01), 免疫组化中p-PI3K、p-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表达均增加(P < 0.01);滑膜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蛋白表达均升高(P < 0.05, P < 0.01), HIF-1α、TGF-β1、α-SMA、COL1A1 mRNA表达均上升(P < 0.01)。与模型组相比, 易层组滑膜炎和滑膜纤维化状况改善, p-PI3K、p-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的表达均减少(P < 0.05, P < 0.01);滑膜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蛋白表达均降低(P < 0.05), HIF-1α、TGF-β1、α-SMA、COL1A1 mRNA表达均下调(P < 0.05, P < 0.01)。  结论  易层敷贴通过调控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 降低TGF-β1、α-SMA、COL1A1的表达, 有效改善TGF-β1诱导的KOA大鼠滑膜纤维化。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刘元月, 胡丹, 丁彩霞, 李传游, 肖婧, 李婷婷, 郭雪艳, 盛蕾
2023, 39(8): 746-752.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46
摘要:
  目的  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小胶质细胞极化及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方法  将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 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手术后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4周, 后进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分测定, 通过糖水偏好测试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表现,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海马区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 免疫荧光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标记并定量大鼠海马区中CD16/CD32、CD206、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蛋白表达水平, 透射电镜检测突触超微结构并可视化海马神经元的突触结构。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降低(P < 0.01), 强迫游泳实验静止时间延长(P < 0.01), 海马区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及M1表型CD16/CD32蛋白荧光强度升高(P < 0.01), PSD-95、CD206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 < 0.05, P < 0.01), CD16蛋白水平升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高剂量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 < 0.05, P < 0.01)。  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以改善PSD模型大鼠的卒中后抑郁的相关行为学变化,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抗炎从而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究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
崔树娜, 林飞, 朱悦, 金雪宁, 黄丹, 陈婷婷, 杨晗, 李士华
2023, 39(8): 753-763.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53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用药规律, 总结疾病特点和用药思路, 揭示临床常用药物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方法  从中国知网(CNKI)中收集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相关临床文献, 提取方药信息, 建立用药数据库, 对证型分布、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具有补肾滋阴养血功效的高频药物组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关键靶点和分子机制。  结果  数据库筛选得到64首方剂, 120味中药, 得到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常用的强关联性药物组合熟地、当归、白芍、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6味高频药物组合含有活性成分40个, 治疗肝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靶点共163个, 涉及PGR、ESR1、VEGFA等。关键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癌症通路、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孕激素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等。  结论  初步解析了中医治疗DOR谨守“肾虚”本质, 用药以补肾滋阴为主, 兼以理气、化瘀、健脾、疏肝为辅的配伍规律。并在分子水平揭示了具有补肾滋阴养血功效的高频药物组合治疗肝肾阴虚型DOR的机制。为后续治疗DOR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熟地黄蒸制过程特征图谱和颜色变化研究及炮制工艺优选
刘燎原, 纪玉华, 王文丽, 甘力帆, 黄瑶, 曾昭君, 张志鹏
2023, 39(8): 764-774.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64
摘要:
  目的  研究熟地黄蒸制过程中特征图谱与颜色的变化规律, 结合Box-Behnken响应曲面模型, 优选熟地黄炮制工艺。  方法  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熟地黄蒸制过程中的颜色和特征图谱峰面积变化, 筛选熟地黄药材关键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s), 以Q-markers为评价指标, 结合综合评分法考察蒸制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熟地黄质量的影响, 同时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选最佳炮制工艺。  结果  建立的生地黄特征图谱和熟地黄特征图谱分别标定18、20个共有峰, 其中19号峰[5-羟甲基糠醛(5-HMF)]为生地黄经炮制后产生的新化学成分; 生地黄蒸制2 h后色差显著(ΔE*>12), 且各特征峰峰面积与生品的差异较大; 蒸制时间超过2 h后, 不同蒸制时间点的熟地黄ΔE*为0.28~4.76, 色差不能被肉眼识别。以色度值L*a*b*E*为变量可将不同炮制点的熟地黄聚为3类, 以色度值L*a*b*E*,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苯乙醇苷类成分, 5-HMF为变量可将不同炮制点的熟地黄聚为4类。熟地黄最佳炮制工艺为: 润制水量为药材量的0.3倍, 润制时间为24 h, 蒸制时间为2.17 h, 干燥温度为61.15 ℃, 干燥时间为13.73 h。  结论  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准确、可预测, 建立的特征图谱方法和优选的熟地黄炮制工艺方法稳定可行, 结合炮制过程的颜色变化规律, 可为熟地黄的质量控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
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观察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对功能性便秘伴情绪障碍的影响
张丹, 刘佳丽, 周美玉, 刘韩松, 钱海华
2023, 39(8): 775-782.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75
摘要:
  目的  探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便秘症状、情绪障碍及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 并采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fMRI)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脑功能的变化特征。  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于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阴虚肠燥型FC患者7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脱落5例,治疗组脱落6例)。对照组予聚乙二醇散剂口服治疗, 治疗组使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排便间隔、排便困难程度、大便性状等)变化,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变化。随机抽取40例患者(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进行大脑静息态fMRI扫描, 分析大脑低频震荡振幅(ALFF)的变化特征。  结果  治疗后, 2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P < 0.05,P < 0.01), HAMD、HAMA、SCL-90中抑郁及焦虑因子评分显著改善(P < 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血清5-HT、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5), 血清VIP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经fMRI扫描发现, 治疗后2组负责情绪调节的前扣带回、眶额回、海马脑活动降低, 负责躯体感觉及控制运动的辅助运动区、中央前回的脑区活动增加(P < 0.01), 此外, 治疗组在情绪唤醒网络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的内侧前额叶皮层、杏仁核、下丘脑等脑区也存在活动减少(P < 0.01)。  结论  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在缓解FC患者便秘症状的同时, 还能改善其抑郁及焦虑评分,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负责情绪、躯体感觉以及HPA轴等脑区的活动相关。
解郁复胃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肠肽的影响
季炜鹏, 杨琰, 李堃, 季瑜, 田祖成, 代海峰, 陈安, 葛飞
2023, 39(8): 783-787.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83
摘要:
  目的  研究解郁复胃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肠肽的影响。  方法  纳入海安市中医院消化科及针灸科门诊62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脱落1例)。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治疗, 治疗组予解郁复胃散口服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良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估量表(mSODA)评分, 比较2组临床有效率, 检测血清相关脑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 CGRP)、P物质(Substance P, SP)、胃动素(Motilin, MTL)及胃泌素(Gastrin, GAS)]水平, 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 2组患者两胁胀满、胃脘胀满、疼痛、嗳气等中医证候积分及mSODA评分明显改善(P < 0.05, P < 0.0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P <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2组患者血清CGRP、SP水平明显下降(P < 0.01), MTL、GAS水平显著升高(P < 0.0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P < 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解郁复胃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FD疗效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对照组, 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脑肠肽水平有关。
综述
中医药靶向线粒体质量控制防治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费玉叶, 马桦, 司雨, 任青玲
2023, 39(8): 788-793.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88
摘要:
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是以生育力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可引起不孕、复发性流产、体外胚胎发育异常等,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给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线粒体作为第二信使, 参与许多关键的生物过程, 其功能异常可诱导细胞功能障碍, 引起一系列生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以线粒体生物发生、融合与裂变、自噬及钙调节等异常为特征的线粒体质量控制(MQC)失衡在女性生殖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综述了MQC在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进展, 总结了靶向MQC治疗生殖障碍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以期为生殖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策略研究提供借鉴及思路。
江苏道地药材滨海白首乌的药用价值与资源评估研究
汤俊杰, 谷巍, 钱旭东, 张道国, 邱蓉丽, 吴垠志, 费小檬, 刘梦雪, 郎培蕾, 鞠瑞鑫
2023, 39(8): 794-800.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3.0794
摘要:
系统梳理并研究江苏道地药材滨海白首乌的本草考证、功效及其物质基础、质量评价等, 评估其资源分布、蕴藏量、开发利用等现状。滨海白首乌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耳叶牛皮消, 是本草记载中白首乌药材的主要基原之一, 具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乌须发等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等作用。江苏、山东等23个省均有耳叶牛皮消资源分布, 江苏、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重庆、安徽等省市将其收录中药材标准, 但其药用价值开发利用进程缓慢, 滨海白首乌产业基础稳定, 发展势头强劲, 在规范化种植、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研究结果为滨海白首乌产业提质增效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