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8卷  第7期

学术探讨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程海波, 李柳, 沈卫星, 王俊壹, 吴勉华, 周仲瑛
2022, 38(7): 559-564.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559
摘要: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基于玄府理论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任苏妍, 胡荣魁, 张金枫
2022, 38(7): 565-569.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565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基于玄府理论辨治PCOS,认为玄府郁闭,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是PCOS的基本病机,治疗PCOS以直接开玄为主,再根据气郁、痰湿、瘀血之主次,分别治以开玄行气、开玄化痰、开玄祛瘀,合理配伍,宣通气液,恢复玄府正常的生理功能。以拓展玄府理论的应用范围,深化对PCOS病因病机的认识,为PCOS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临床研究
清肝滋肾方调节肥胖型高血压Irisin水平及改善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范丽花, 陈赟虎, 尹墨青, 江雪纯, 蒋卫民, 徐红丰
2022, 38(7): 570-575.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570
摘要:
  目的  观察清肝滋肾方联合常规降压西药治疗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鸢尾素(Irisin)表达水平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肥胖型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8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及持续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肝滋肾方, 疗程均为8周,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人体测量学指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体质量(Weight, WT)、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代谢特征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鸢尾素(Irisin)、血清脂肪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 ADP)及瘦素(Leptin, LEP)]以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 2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 < 0.05, P < 0.01), 且观察组在改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便秘尿黄症状及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 < 0.05, P < 0.01);观察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Irisin水平明显升高(P < 0.01), 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SBP、DBP明显下降(P < 0.05), 优于对照组(P < 0.05);2组WT、WC、TC、TG、LDL-C、ADP、LEP水平均明显改善(P < 0.05, P < 0.01),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清肝滋肾方联合常规降压西药能调节肥胖型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Irisin表达,改善代谢紊乱。
Hp相关性胃病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的胃黏膜菌群特征及炎症水平分析
廖桂彬, 唐舒婷, 廖晓意, 兰绍阳, 胡玲, 陈斌, 樊冬梅, 李培武, 陈昫
2022, 38(7): 576-583.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576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相关性胃病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方法  收集107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样本, 其中脾胃湿热证70例,脾气虚证37例, 同时招募平和体质健康受试者1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16S rDNA技术检测胃黏膜样本菌群组成,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NLRP3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菌群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 < 0.05), 脾气虚证组患者胃黏膜菌群的门水平物种丰度无明显差异;线性判别分析显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幽门螺杆菌属为Hp相关性胃病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患者的胃黏膜标志菌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患者胃黏膜NLRP3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  结论  胃黏膜菌群结构差异、炎症水平升高可能是Hp相关性胃病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形成的内在生物学机理。
实验研究
芪地明目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赵越, 周雷, 余旭, 吴豪, 贲梅杰, 黄莉吉, 安晓飞, 余江毅, 周希乔
2022, 38(7): 584-591.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584
摘要:
  目的  观察芪地明目颗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组织及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其改善DR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SD雄性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配合STZ注射建立DR模型, 用低、高剂量(1.0、3.0 g · kg-1 · d-1)芪地明目颗粒分别进行干预, 并设立正常对照组、DR模型组及羟苯磺酸钙干预组, 观察并比较干预后各组视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微血管数目、内皮细胞与周细胞比值(E/P比值), 以及视网膜组织中TGF-β1、miR-200b、VEGF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芪地明目颗粒低、高剂量组及羟苯磺酸钙组的视网膜组织病理改变较DR组明显减轻, 视网膜微血管数目及E/P比值较DR组均显著下降(P < 0.01), TGF-β1、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 miR-200b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 < 0.05);芪地明目颗粒高剂量干预组的作用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 < 0.05)。  结论  芪地明目颗粒可减轻DR大鼠视网膜损伤, 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增殖。其可能通过抑制视网膜中TGF-β1/miR-200b/VEGF信号通路激活而达到对DR的改善作用。
当归补血汤通过miR-27a/TGF-β1/Smad3通路抑制HK-2细胞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赵烨, 葛凡, 李子航, 朱景天, 薛梅
2022, 38(7): 592-598.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592
摘要: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通过miR-27a调控HK-2细胞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  HK-2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空白血清组、高糖+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波形蛋白(Vimentin)、Ⅳ型胶原(COL 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Smad3/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 qPCR法检测miR-27a及纤维化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 通过转染miR-27a抑制剂及Smad3-siRNA并向培养基中加入TGF-β1, 观察miR-27a的表达和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情况。  结果  MTT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高糖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 < 0.05, P < 0.001), 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作用24、48 h后细胞增殖率明显提高(P < 0.05, P < 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纤维化相关蛋白COL Ⅳ、α-SMA、Vimentin、TGF-β1、p-Smad3/Smad3的表达(P < 0.05, P < 0.01)。qPCR结果显示, 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COL Ⅳ、α-SMA、Vimentin、TGF-β1 mRNA和miR-27a的表达(P < 0.05, P < 0.01)。TGF-β1处理细胞后, 细胞纤维化加重, miR-27a的表达升高(P < 0.05, P < 0.01), 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TGF-β1诱导的纤维化细胞中miR-27a的表达升高(P < 0.001)。转染miR-27a抑制剂及Smad3-siRNA可明显降低TGF-β1诱导的细胞纤维化蛋白COL Ⅳ、α-SMA、Vimentin、TGF-β1、p-Smad3/Smad3表达的升高(P < 0.05, P < 0.01)。  结论  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可促进HK-2细胞增殖, 并通过miR-27a/TGF-β1/Smad3信号通路调控HK-2细胞纤维化。
醒脑静抑制Notch信号通路减轻七氟烷引起的成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梁俊杰, 韩姗姗, 吴佳骏, 柴高尚, 赵鹏, 张邓新
2022, 38(7): 599-606.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599
摘要:
  目的  探究醒脑静注射液减轻七氟烷引起认知障碍的机制及Notch信号通路的相关作用。  方法  将36只8~12周龄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3组: 对照组、七氟烷组以及七氟烷+醒脑静组,每组12只。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认知行为能力; 免疫荧光及q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的海马炎症水平; 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功能; Western blot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  Morris水迷宫表明吸入3%浓度七氟烷6 h可导致成年小鼠认知功能损伤。免疫荧光实验表明吸入七氟烷后海马小胶质细胞被激活, 神经干细胞增殖功能被抑制; qPCR及Western blot实验表明七氟烷能增加M1型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以及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通过调节Notch信号通路减轻七氟烷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提示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可能是预防七氟烷致成年小鼠术后认知障碍的可行措施。
黄芪汤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的研究
芮蓉, 陈瑛, 朱冰冰, 曹爱丽, 王浩, 王利
2022, 38(7): 607-614.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07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汤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足细胞, 采用30 mmol·L-1葡萄糖干预24 h诱导足细胞损伤, 分别设置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汤低浓度组(10 μg·mL-1)、黄芪汤中浓度组(30 μg·mL-1)和黄芪汤高浓度组(100 μg·mL-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PCR法检测TNF-α、IL-6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 ELISA法检测足细胞上清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TLR4、NF-κB、p-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 < 0.01),足细胞中TNF-α、IL-6、CCL24 mRNA表达水平,上清液中TNF-α、IL-6的含量和TLR4、p-NF-κB/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P < 0.01)。与模型组相比, 黄芪汤组细胞划痕率明显升高(P < 0.01),足细胞中TNF-α、IL-6的含量和mRNA表达,以及TLR4、p-NF-κB/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 < 0.05, P < 0.01)。  结论  黄芪汤能有效减轻高糖对人足细胞的炎症损伤, 增强细胞增殖、迁移能力, 抑制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超临界CO2流体辅助中性γ-CD-MOF载小白菊内酯工艺优化与体外释放评价
郭静雯, 何远志, 张永太, 冯年平
2022, 38(7): 615-620.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15
摘要:
  目的  以K+离子与γ-环糊精(γ-CD)自组装形成的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γ-CD-MOF)作为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 PTL)的载体, 以期改善PTL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方法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γ-CD-MOF, 中性化处理得Neu-γ-CD-MOF, 再以超临界CO2流体技术(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luid, scCO2)活化Neu-γ-CD-MOF。考察并优化了scCO2法载药工艺, 对载PTL的Neu-γ-CD-MOF(PTL@Neu-γ-CD-MOF)进行系统表征和体外释药评价。  结果  scCO2活化后可得分散均一的Neu-γ-CD-MOF。使用scCO2辅助PTL载入Neu-γ-CD-MOF, 载药量可高达26.58%。以优化工艺制备的PTL@Neu-γ-CD-MOF可显著增加PTL的水溶解度, 药物在水中的表观溶解度为PTL原料药的2.2倍, 并显著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及累积释放度。  结论  scCO2法可提高Neu-γ-CD-MOF的载药效率, PTL@Neu-γ-CD-MOF纳米粒可解决PTL低溶解度的问题, 改善药物溶出特征, 从而实现PTL的高效递送。
经典名方易黄汤物质基准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及量值传递研究
李华露, 李秋桐, 刘华兰, 刘陶世, 嵇晶, 程建明, 郭青
2022, 38(7): 621-630.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21
摘要:
  目的  建立易黄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和易黄汤中指标性成分尿囊素、没食子酸、京尼平苷酸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阐明这4种成分在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规律。  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 以乙腈-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采用多波长切换法, 检测波长分别为205、254、280 nm, 以上述4种成分的转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 研究从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规律。  结果  建立了易黄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 15批物质基准冻干粉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0, 共标定出15个共有峰, 指认出其中5个特征峰(2号峰尿囊素、4号峰没食子酸、6号峰京尼平苷酸、7号峰黄柏碱、15号峰小檗碱); 同时进行含量测定, 15批物质基准中尿囊素、没食子酸、京尼平苷酸、小檗碱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801%~1.087%、0.047%~0.057%、0.037%~0.081%、0.250%~0.387%;15批易黄汤水煎液到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转移率)分别为尿囊素73.09%~91.37%、没食子酸74.99%~89.32%、京尼平苷酸71.77%~94.38%、小檗碱76.54%~88.43%。  结论  建立的特征图谱和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能较好地控制易黄汤物质基准的质量, 量值传递结果表明物质基准冻干粉的制备工艺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 为经典名方易黄汤制剂的后续开发打下了基础。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国医大师夏桂成从“心-肾-肝-脾-子宫轴”论治复发性流产
唐培培, 殷燕云, 顾旻, 陈颖君
2022, 38(7): 631-634.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31
摘要: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在原有的“心-肾-子宫轴”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心-肾-肝-脾-子宫轴”。认为“心-肾-肝-脾-子宫轴”失衡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病因,其中心肾不交是中心环节,肝脾气血升降失调是重要影响因素,肝脾对心肾相交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应以调节“心-肾-肝-脾-子宫轴”为主要方法,心肾合治,肝脾同调,同时顺应女性生理周期进行调周治疗,注重防治结合,如此方可收获良效。
数据挖掘
以《医方类聚·消渴门》为例探讨知识元标引在方证和药证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赵倪娟, 戴娜, 罗涛, 王帅虎, 谭辉, 谢宇, 张丽莎, 郭锦晨, 陆翔
2022, 38(7): 635-641.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35
摘要:
  目的  通过挖掘《医方类聚·消渴门》中的方证和药证规律, 探寻知识元标引在中医古籍数字化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  方法  采用知识元标引方法将《医方类聚·消渴门》进行深度标引, 利用数据库读取标引数据, 将导出的方药逻辑数据进行优化加工, 通过构建知识图谱, 对方证、药证关联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展示。  结果  《医方类聚·消渴门》共有616个知识体、3 213个知识元、10 298个语义以及4 369个语义关联。方-证知识图谱提示《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消渴的主要证候是口渴多饮、小便频多、咽干舌燥、五心烦热, 次要证候是形体消瘦、心神烦躁、小便白浊、小便不利、多食善饥、小便黄赤等。文章以核心证候为例, 通过其与对应的方药社团进行进一步重叠筛选, 获得了治疗“口渴多饮和心神烦躁”的方剂社团组合:清心莲子饮、大麦汤、地骨皮饮、黄连猪肚丸、青粱米饮方等; 中药社团组合节点度高的有:天花粉、甘草、麦冬、黄连、人参、知母、黄芪和石膏。  结论  基于知识元标引的知识图谱分析能层次分明地展示方-证-药之间的关联, 能直观地发现核心证候与治疗所用方药之间的关系,对中医古籍的数字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文献研究
野茉莉本草考证
方爱青, 刘娟, 李顺祥, 段彦, 李娟
2022, 38(7): 642-650.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42
摘要:
野茉莉是一种民间药用植物, 可用治风火牙痛、喉痛及风湿痹痛等,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通过对历代本草、方书等收集整理, 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野茉莉的名称、植物基原、药性功效3方面进行考证, 梳理其历史沿革与发展。经考证野茉莉拉丁名为Styrax japonicus Sieb. et Zucc., 来源于安息香科安息香属植物, 花、叶、果实、虫瘿均可入药。清代典籍中以“洗澡花”“晚饭花”“粉花美人”“珠花”“紫茉莉”“夜娇娇”“野丁香”“粉豆花”“秋丁香”“北茉莉”或“臭茉莉”为别名的野茉莉均非本种。近现代野茉莉名称经历了由“齐墩果”→“野茉莉”→“侯风藤”→“野茉莉”的变化, 最终以野茉莉为正名, 且齐墩果、候风藤与野茉莉并非同种植物; 别名中“君迁子”“山白果”“白雪花”因有其对应的原植物, 且非本种, 不适合作野茉莉别名。此外, 对野茉莉药性归经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 认为野茉莉不同药用部位对应的性味归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阐释。野茉莉的本草考证为其正本清源, 进一步安全、有效、合理开发野茉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