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8卷  第8期

经方研究专栏
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
黄煌
2022, 38(8): 651-654.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51
摘要:
阐述了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一是真实可靠;二是客观易学;三是形象传神;四是直观简洁。以上四大特征,折射出经方独特的魅力。经方不仅仅是中医临床的核心技术,还是中医思维方式的载体。当今中医学的传承和创新,要高度重视经方方证的教学与研究。
辨病辨证并治与辨证论治的比较研究
赵鸣芳
2022, 38(8): 655-665.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55
摘要:
辨病辨证并治是中医经典的诊疗模式,由《伤寒杂病论》确立。病因病机是疾病的本质,辨病治疗是围绕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立法处方用药治疗。证是疾病的症状,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多个同时出现。辨证治疗即是应用方药针对症状的直接治疗,辨病辨证并治强调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同步进行。现代中医界确立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实质上是辨病因病机治疗,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中医学的发展应该回归经典,传承精华,从恢复“证”的本义做起,提倡辨病辨证并治精神。
经方循证研究与中医学术的实证探索
陆雁, 黄煌
2022, 38(8): 666-670.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66
摘要:
循证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循证医学结合是中医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但由于中医学独特的学术特点,如何将中医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与现代循证研究结合,成为中医学术进步面临的难题。以经方循证研究为突破口,探索了中医学与循证医学结合在处理辨证与辨病的关系、明确中医疗效、新见病与罕见病的治疗、不良反应的警示、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方剂配伍的实证考量、传统制药法的检验与优化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并对经方循证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学术探讨
冠心病湿盛风引病机内涵阐微
张蒙, 董其美, 沈建平, 王新东
2022, 38(8): 671-675.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71
摘要:
胸阳不振,痰湿阴邪上乘阳位是冠心病的关键病机,认为痰湿阴邪痹阻胸阳乃内风引动痰湿伏邪上乘阳位,痹阻胸中气机所致,提出湿盛风引病机。治疗冠心病以风湿兼治为基本原则,采取健脾、疏肝、温肾以绝湿生之源,燥湿、利湿、化湿以袪已生之湿,平逆、镇潜、清导以消风火之象,并且酌用风药以升阳胜湿等治法,开拓冠心病的中医病机认识与防治思路。
临床诊疗标准研究
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
赵霞, 王有鹏, 秦艳虹, 陈健, 薛征, 王孟清, 万力生, 孙丽平, 吴力群, 吴振起, 李新民, 虞舜, 田曼, 张葆青, 赵鋆, 赵琼, 何丽, 王晓骁, 宋桂华, 闫永彬, 崔霞, 杨燕, 李伟伟, 李岚, 张雪荣, 陈竹, 孙香娟, 徐玲, 张沛, 刘英, 明溪, 李丹, 李敏
2022, 38(8): 676-686.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76
摘要:
在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的基础上, 通过组内征求专家意见、专家论证会、专家指导组审核、组外专家及网上征求意见, 制定《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 提出了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的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流行病学、病因病机、筛查、诊断、分期、辨体质、干预方案和随访监测。该方案的提出, 旨在规范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措施, 为临床医师提供儿科常见治未病标准化处理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中医儿科治未病技术规范和科研水平, 可作为治未病技术规范和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供中医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呼吸科、治未病中心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临床研究
理肠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尹德菲, 魏秀楠, 刘佳卉, 程艳, 刘彤, 迟莉丽
2022, 38(8): 687-695.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87
摘要:
  目的  基于菌-脑-肠轴观察理肠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肠道菌群的影响, 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机制。  方法  纳入66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 以2 ∶ 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44例和西药组22例, 中药组予理肠饮口服, 西药组予培菲康联合得舒特口服, 疗程均为4周, 评估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2组患者的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变化, 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检测血清脑肠肽指标[血清P物质(Substance P, SP)及5-羟色胺(Serotonin, 5-HT)]表达水平及肠道菌群的组成情况。  结果  ① 治疗2周、治疗4周, 2组IBS-SSS评分均显著降低(P < 0.01), 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 < 0.01);治疗4周后, 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 < 0.01), 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 < 0.01), 且中药组临床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 < 0.05, P < 0.01)。②治疗后, 2组患者血清SP含量均明显下降(P < 0.05), 中药组血清5-HT含量显著下降(P < 0.0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α多样性分析提示, 治疗后2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不同程度下降(P < 0.05, P < 0.01), 西药组菌群多样性较前下降(P < 0.05), 而中药组较前无明显差异(P>0.05);PCoA分析提示2组微生物群落构成均发生明显改变(P < 0.05), 且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0.01)。其中, 中药组治疗后有显著优势的Biomarker为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Bacteroides_plebeius等; 西药组治疗后有显著优势的Biomarker为ruminococcus_gnavus_group。菌群功能预测提示, 理肠饮治疗IBS-D的主要途径为糖代谢相关途径。④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中药复方理肠饮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安全,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脑肠肽水平、调整肠道菌群结构、纠正菌群失衡状态、调控糖代谢相关菌群有关。
针刺疗法辅助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黄建福, 刘建浩, 王波, 王天磊, 徐琼
2022, 38(8): 696-702.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696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辅助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三亚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69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6例), 其中西药对照组50例, 西药观察组50例, 中药对照组33例, 中药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或中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针刺辅助治疗, 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四肢肌力、神经功能[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水平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 西药、中药观察组四肢肌力明显升高(P < 0.05, P < 0.01), 优于对照组(P < 0.05);西药、中药观察组正中神经、胫神经MCV、SCV明显升高(P < 0.05), 优于对照组(P < 0.05);西药、中药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并低于对照组(P < 0.05);西药、中药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西药、中药观察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 < 0.01), 并高于对照组(P < 0.05), IL-18明显降低(P < 0.01), 并低于对照组(P < 0.05);各组均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  针刺辅助疗法能够明显提高西药、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肌力、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 恢复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实验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杜仲叶提取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
蔡丹红, 周长威, 张肇锋, 赵烨, 卞瑶瑶, 薛梅, 李玉, 刘笑利, 张良
2022, 38(8): 703-716.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703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杜仲叶提取物(Eucommia ulmoides leaf extracts, ELE)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CNKI、万方、TCMSP、Pubmed等数据库、获取并筛选杜仲叶活性成分; 使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并预测ELE活性成分的靶点; 使用Genecard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NAFLD疾病的靶点; 使用String 11.0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图, 分析蛋白靶点之间的关系; 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合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 分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使用DAVID数据库, 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  ELE改善NAFLD疾病靶点网络主要包含9个化合物和35个靶点, 与脂质代谢相关的靶点有PPARα和CPT-1A, 与NAFLD相关的通路主要有胰岛素抵抗、AMPK信号通路。体内、体外实验发现ELE能通过激活AMPKα及增强靶点PPARα和CPT-1A的表达, 增强脂质氧化, 改善NAFLD。  结论  ELE能增强脂质代谢, 改善NAFLD, 其机制主要与AMPK信号通路相关。
丹参-人参配伍调控MDSCs重塑黑色素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
杨葛俊, 邹珏瑶, 赵涵, 陈琼, 何勇, 陆茵, 陈文星
2022, 38(8): 717-726.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717
摘要:
  目的  研究丹参-人参配伍对鼠源黑色素瘤细胞株B16F10体内外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其干预B16F10血行转移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构建T淋巴细胞-B16F10共培养体系, 流式细胞术检测丹参-人参配伍体外能否增强T淋巴细胞对B16F10的杀伤能力; 构建B16F10小鼠尾静脉血行转移模型, 利用动物活体成像技术、HE染色法观察丹参-人参体内对B16F10肺转移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荷瘤小鼠体内CD4+、CD8+T细胞、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等免疫细胞数量, 利用qPCR技术检测MDSCs增殖的相关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丹参-人参配伍体外可增强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在体可有效抑制小鼠B16F10肺转移, 增强CD4+、CD8+T细胞浸润, 通过抑制MDSCs增殖的相关mRNA表达水平, 进而抑制转移灶MDSCs的表达。  结论  丹参-人参配伍可通过调控MDSCs重塑黑色素瘤免疫微环境, 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研究为丹参-人参配伍的临床抗肿瘤转移应用奠定基础。
茶树油微囊乳液对水蛭的驱避效果研究
刘一婧, 胡静璐, 杜丽娜
2022, 38(8): 727-734.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727
摘要:
  目的  将茶树油制备成微囊乳液, 评价其对水蛭的驱避效果并阐明驱避机理。  方法  以吐温20作为增溶剂制备茶树油水溶液。司盘80作为乳化剂制备得茶树油乳液,以明胶、海藻酸钠作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茶树油微囊,对微囊的粒径、形貌及结合方式等进行表征。将微囊分散到茶树油乳液中即得茶树油微囊乳液。采用滤纸圈法、水中驱避试验考察比较茶树油微囊乳液、茶树油水溶液、空白微囊及阳性药物驱蚊酯对日本医蛭在不同环境中的驱避作用及茶树油微囊乳液的驱避时长。以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变化为指标,阐明茶树油微囊乳液对水蛭的驱避机理。  结果  优化得到复凝聚产率较高的明胶与海藻酸钠最佳配比处方,成功制备粒径分布不均一、包封率较高的微囊。根据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优处方,制备得分散均匀、稳定均一茶树油微囊乳液。药效学实验表明其驱避时间长、驱避效率高。茶树油微囊乳液通过提高水蛭体内AchE活性、抑制GST及CarE活性发挥驱避作用。  结论  茶树油微囊乳液可避免茶树油挥发, 延长驱避水蛭的有效作用时间, 为天然精油作为驱避剂研发提供新思路,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从“二阳之病发心脾”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郭倩, 马蔚蓉, 谈勇
2022, 38(8): 735-738.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735
摘要:
谈勇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理论,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所致“女子不月”与阳明、心脾关系密切,其病机关键在于二阳为病,尤其以足阳明胃经为主,同时多兼夹心脾两虚、心肝脾气郁之候。临证应从阳明、心脾论治,补益阳明,调理胃肠;益气养血,调补心脾;健脾疏肝,清心安神,从而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和临床症状。
述评
生物制剂背景下克罗恩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探讨
沈洪, 朱磊, 张露
2022, 38(8): 739-742.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739
摘要:
克罗恩病(Crohn' s disease, CD)作为慢性、进行性和致残性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在国内的陆续上市, CD治疗已进入到了生物制剂时代, 治疗目标的不断升级,给临床诊疗带来了诸多挑战。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为CD患者提供优化的治疗手段,在生物制剂背景下如何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是值得关注的临床问题。笔者对生物制剂背景下CD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进行阐述, 临床根据CD不同临床表现,中医可分别以“从痢”“从疡”“从痈”“从络”“从劳”的角度论治;从防治感染、抗纤维化、减少并发症、改善营养不良和促进透壁愈合等方面发挥中西医结合用药的特色优势, 以适应治疗目标的转变, 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