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6卷  第6期

专论
中医内科学:脾系病证概要
周仲瑛
2020, 36(6): 783-787.
摘要:
介绍了中医内科学脾系病证概要,包括脾系的概念、病因病机、辨治要点、病证举要、治法方药和临证要点。脾系病证的病因病机,实为湿盛而阳微,湿困脾运;虚则脾不化湿,阳微湿盛。辨证分气、血、虚、实、寒、热,治疗要点不在补而在运。病证常见有胃痛(胃痞)、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泄泻、便秘、吐血、便血、痰饮、脾瘅等。治法有温中燥湿、清热化湿、攻逐水湿、补中益气、健脾运中、益胃养阴、健脾温中、化瘀通络等,兼证治法有健脾舒肝、健脾和胃、疏肝和胃、抑肝扶脾、培土生金等法。临证要点包括虚实寒热常易并见;治脾当祛湿为主;治胃以调气为先;胃腑热证,注意养阴;脾胃与他脏的关系。
学术探讨
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的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叶放, 周静汶, 皇金萍, 王盼盼, 王振, 吴婉琳, 张婷婷, 周仲瑛
2020, 36(6): 788-791.
摘要:
探讨了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临床应用,认为湿热瘀毒复合病机是肝硬化进程演化中的核心病机,瘀热是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中的关键环节。并对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的现代医学病理生物学基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清化湿热瘀毒法辨治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临床思路,揭示了清化湿热瘀毒法对肝硬化形成和加重过程中免疫及炎症反应网络的多环节调控作用机理,为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示范。
基于《内经》遗篇探讨中医对疫病的认识
郑晓红
2020, 36(6): 792-794.
摘要:
根据《内经》遗篇《刺法论》《本病论》提出三虚兼“邪鬼”(致病原)致疫说,认为疫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邪鬼”(致病原)干人,其对现代疫病防治的意义在于对当地天地之气交特点、个体的体质特点和病情特点的把握。对于突发的新型传染病等流行性疾病,当病因或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尚未被现代医学认识清楚之前,以中医学的辨天地之气交、六气六经辨证、温病学疫气理论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构建中医药疫病防治体系,重构疫病学科提供借鉴。
从物质-代谢-毒性关联视角多维度解析雷公藤复方配伍“异类相制”减轻肝损伤机制
周学平, 周玲玲, 朱华旭, 冯哲, 谢彤, 陆艳, 王婧, 付玲
2020, 36(6): 795-798.
摘要:
雷公藤是治疗风湿免疫病的常用药物,但其毒副作用明显。根据雷公藤复方临床应用实践所提出的“异类相制”理论,以清络通痹方为载体,选择临床常见的肝毒性为切入点,从物质-代谢-毒性关联视角多维度探索雷公藤复方配伍“异类相制”减轻肝损伤机制。清络通痹方配伍能调节雷公藤自身代谢和内源性糖脂代谢而发挥减毒效应;通过调控核受体-代谢酶、Nrf1-线粒体和Nrf2-抗氧化途径,改善脂质过氧化损伤、线粒体损伤和肝细胞过度自噬与凋亡,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不同功效药物配伍通过细胞、分子调控网络的不同环节、不同靶点发挥的减毒效应也体现了“异类相制”的特征。为方药配伍理论源头创新及指导雷公藤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夏桂成改邪养正观探讨重建RVVC患者阴道微生态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韩月, 夏云, 谈勇, 胡荣魁, 任青玲, 夏桂成
2020, 36(6): 799-800.
摘要: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较难治愈,常反复发作,病程缠绵。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团队基于改邪养正学术观点,以分消走泄为基本治法,调理阴道整体内环境为立足点,重建阴道微生态为基础,扶植优势菌群如乳酸杆菌等的恢复,从而纠正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失调,发挥治愈疾病的目的,并研发了加味二妙颗粒用于临床治疗。
周慎斋从脾胃辨治虚损理论探析
任威铭, 战丽彬
2020, 36(6): 801-803.
摘要:
对明代医家周慎斋辨治虚损的特色进行探析。周氏认为脾胃虚衰是虚损之关键,提出虚损“纵有变证,只从脾胃论治”;将创立的“二十六字元机”融入具体治法之中,以理、补为主,兼用固、从、责、清、兼等虚损治法;并以脾胃脉象预测虚损转归。
临床研究
补肺活血汤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
傅兆庆, 张云杰, 史进
2020, 36(6): 804-808.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肺活血汤对肺脾两虚,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肺脾两虚,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加服补肺活血汤,每日1剂,术前1天开始,术后5 d为止。治疗5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术后炎症指标、并发症和康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0.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术后第3天和第5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5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活血汤可以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扶正活萎汤治疗气虚络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马学慧, 沈旦蕾, 张征波, 过忆
2020, 36(6): 809-813.
摘要:
目的 观察扶正活萎汤治疗气虚络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气虚络瘀型CAG患者根据SPSS软件随机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扶正活萎汤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和病理疗效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及胃泌素(G-17)等结果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胃镜疗效、病理学组织学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GⅠ、PGR水平明显升高(P<0.05),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1.8%,高于对照组68.8%(P<0.05)。结论 扶正活萎汤能够有效缓解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促进黏膜修复,其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GⅠ、PGⅡ、PGR、G-17等水平相关。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型与认知域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吴宏帅, 方小敏, 常诚
2020, 36(6): 814-819.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中医证型与认知域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372例VCI患者参考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SDSVD)辨证分型,收集患者危险因素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将中医证型与MoCA认知域及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xact Logistic回归结果示:肾精亏虚证与视空间(P<0.01,OR=0.305)、注意力(P<0.05OR=0.469)、延迟回忆(P<0.01,OR=0.380)、定向力(P<0.05,OR=0.447)、年龄(P<0.01,OR=1.141)、体质量指数(BMI)(P<0.01,OR=1.363)相关;痰浊阻窍证与命名能力(P<0.05,OR=0.298)、语言能力(P<0.01,OR=0.336)、延迟回忆(P<0.01,OR=0.498)、定向力(P<0.05,OR=1.887)、BMI(P<0.05,OR=1.267)、高血压病(P<0.01,OR=5.850)、吸烟(P<0.05,OR=5.589)相关;瘀血阻络证与定向力(P<0.05,OR=0.571)、BMI(P<0.05,OR=1.283)、高血压病(P<0.01,OR=19.215)、糖尿病(P<0.01,OR=5.214)、吸烟(P<0.05,OR=6.188)相关;肝阳上亢证与注意力(P<0.05,OR=2.153)、抽象思维(P<0.01,OR=0.042)、定向力(P<0.05,OR=2.432)、年龄(P<0.05,OR=1.116)、高血压(P=0.01,OR=20.787)、吸烟(P<0.01,OR=15.289)、睡眠质量(P<0.05,OR=0.065)相关。结论 VCI各中医证型存在不同类型的认知域损害和危险因素特征,可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大黄䗪虫丸治疗JAK2-V617F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研究
邓来军, 董杨, 王翠, 孙伟国, 展昭民, 孙长岗
2020, 36(6): 820-825.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黄虫丸方治疗JAK2-V617F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患者43例,随机分对照组21例、治疗组22例,另收集1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空白组。对照组口服羟基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大黄虫丸。治疗3个月后,应用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分表(MPN-SAF-TSS)、血瘀证证候积分表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比较治疗前后骨髓威廉姆斯肿瘤基因(W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微血管密度(MVD)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PN-SAF-TSS评估积分治疗后均下降(P<0.05~0.01),疲劳、体质量下降、腹部不适、注意力不集中、皮肤瘙痒、骨痛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0.01)。2组患者脉络瘀血、癥积、舌质症状改善明显(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有效率分别为77.3%、6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2组治疗前WT1、VEGF、COX-2、MVD表达均升高(P<0.05),治疗后均下降(P<0.05~0.01),治疗组WT1、VEGF、COX-2表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虫丸治疗PV有效,可抑制WT1基因表达,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消癌解毒方治疗肠癌术后临床研究
周肸, 张丹, 钱海华, 曾莉
2020, 36(6): 826-830.
摘要:
目的 观察消癌解毒方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化疗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结直肠癌术后住院患者单盲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术后肿瘤化疗和心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癌解毒方。治疗12周后观察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外周血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肝功能损伤程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部分心理状态因子、卡氏评分等级明显改善(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外周血细胞检验结果没有明显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明显下降(P<0.01),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肝功能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癌解毒方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实验研究
好忘方改善AD模型小鼠认知障碍及机制研究
郭小燕, 张海楼, 夏宝妹, 陶伟伟, 李文佳, 徐联调, 沈琴琴, 邹之璐, 陈刚
2020, 36(6): 831-836.
摘要:
目的 探讨好忘方(HWF)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障碍改善作用及其与PKA介导的磷酸化TAU的清除和突触可塑性的增强的关系。方法 选用东莨菪碱小鼠模型和SAMP8小鼠模型,分别给予1周和3周的药物治疗,分为空白对照组(CTL)、模型对照组(Veh)、好忘方组和多奈哌齐组(Donepezil)。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MWM)和新物体识别(NOR)检测小鼠的认知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AMP8小鼠各组海马中PKA-GSK3β-TAU通路与PKA-CREB及其下游SYNAPSIN1、GLUR1、PSD95、BDNF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东莨菪碱模型下给药1周后,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好忘方组和多奈哌齐组站台穿越次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SAMP8模型下给药3周后,好忘方和多奈哌齐逆转了SAMP8小鼠MWM逃避潜伏期的增加,站台穿越次数及NOR指数的减少(P<0.01),激活PKA-GSK3β-TAU通路降低了TAU-Ser404蛋白水平(P<0.01),并逆转了SAMP8小鼠海马中PKA-CREB及其下游BDNF和突触蛋白SYNAPSIN1、GLUR1、PSD95蛋白水平的下降(P<0.05~0.01)。且好忘方能够逆转SAMP8小鼠MWM目标象限路程比的下降(P<0.05),并在改善MWM逃避潜伏期方面优于多奈哌齐(P<0.05)。结论 好忘方可改善AD模型小鼠认知障碍,这与PKA介导的磷酸化TAU的清除和突触可塑性的增强密切相关。
丁公藤对大鼠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症及痛阈的影响
吴鹏, 单进军, 黄正泉, 张农山, 罗子宸, 许伟辰, 廖太阳, 茆军, 王培民
2020, 36(6): 837-841.
摘要:
目的 探讨丁公藤对大鼠膝骨关节炎(KOA)滑膜炎症及痛阈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丁公藤组。通过前交叉韧带切除术(ACLT)构建KOA模型,造模成功后,丁公藤组外敷丁公藤28 d。于造模前,造模后第7、14、21、28、35、42天检测各组大鼠冷痛敏阈值和机械痛敏阈值,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提取各组背根神经节、滑膜组织,HE染色观察滑膜炎症;Western blot和PCR检测滑膜IL-1β、TNF-α,背根神经节TRPA1、TRPV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丁公藤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细胞排列较为规则;模型组冷痛敏阈值、机械痛敏阈值与空白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丁公藤组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IL-1β、TNF-α、TRPA1和TRPV4的蛋白和基因水平较空白组增加(P<0.05~0.01),丁公藤组较模型组表达下调(P<0.05~0.01)。结论 丁公藤能抑制滑膜炎症,缓解KOA大鼠冷刺激痛和机械刺激痛。
半夏厚朴汤对顺铂所致水貂呕吐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黄仕文, 范方田, 嵇晶, 谭峰, 程建明, 喻斌, 牛迪
2020, 36(6): 842-845.
摘要:
目的 探讨半夏厚朴汤(BXHPT)对顺铂所致水貂呕吐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对P物质(SP)/NK1R信号的影响。方法 36只水貂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昂丹司琼组,BXHPT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7 d,后采用顺铂腹腔注射构建呕吐模型,测定水貂的干呕和呕吐次数,ELISA法检测水貂大脑最后区SP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大脑最后区NK1R、p-ERK1/2、ERK1/2的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水貂干呕、呕吐次数,大脑最后区SP水平,NK1R,p-ERK1/2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BXHPT组水貂干呕、呕吐次数,大脑最后区SP水平,NK1R,p-ERK1/2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BXHPT可以治疗顺铂导致的水貂的呕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水貂大脑最后区SP/NK1R信号活化有关。
六灵解毒丸对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高雨嫣, 束安梅, 朱逸晖, 姚瑶, 龚剑, 吕高虹, 王恒斌, 罗年翠, 许惠琴
2020, 36(6): 846-852.
摘要:
目的 研究六灵解毒丸对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向幼龄大鼠咽部喷雾15%氨水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咽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蓝芩口服液组、六灵解毒丸3个剂量组(4.375、8.75、17.5 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空白组与模型组大鼠每天用生理盐水灌胃1次。各组均连续灌胃7 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体质量、咽喉红肿等体征。给药结束后,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咽部病变情况,取血清和咽黏膜下的结缔组织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与耳肿胀实验研究六灵解毒丸的抗炎作用。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时常抓挠口咽部且体质量增长缓慢,咽部明显红肿,组织结构异常,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给予大鼠六灵解毒丸后,大鼠体质量增长加快,咽部红肿程度下降,组织结构有明显改善,黏膜下层腺体结构正常,未见结缔组织增生与炎症细胞浸润。六灵解毒丸能明显下调大鼠血清与组织中的IL-1β、IL-6、TNF-α水平(P<0.05~0.01)。另外,六灵解毒丸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乙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0.01),其中六灵解毒丸中、高剂量组抑制耳肿胀作用明显优于蓝芩口服液。结论 六灵解毒丸对于急性咽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1β、IL-6、TNF-α水平相关。在临床等效剂量下,六灵解毒丸的作用略优于蓝芩口服液,表明六灵解毒丸有较好的治疗急性咽炎的作用。
黄柏碱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郑丽婷, 周鸿, 刘奕明, 林爱华
2020, 36(6): 853-858.
摘要:
目的 研究黄柏碱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作用类型和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测定黄柏碱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并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黄柏碱的酶抑制作用类型。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酿酒酵母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黄柏碱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 黄柏碱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6.36 mg/L,且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酶动力学结果显示,黄柏碱浓度增大,反应速率降低,Vmax、Km变小。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柏碱与α-葡萄糖苷酶位点5的结合能最低且其最好的对接构象结合能为-31.4 kJ/mol。黄柏碱与α-葡萄糖苷酶分子中的LYS15、SER295、HIS258等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与残基ALA289形成疏水相互作用以及与残基GLU10形成π-阴离子相互作用。结论 黄柏碱是α-葡萄糖苷酶的可逆性反竞争性抑制剂,氢键、疏水作用和π-阴离子相互作用是黄柏碱与α-葡萄糖苷酶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
温运颗粒对婴幼儿脾虚泻粪便短链脂肪酸的代谢调控
徐珊, 林丽丽, 汪受传
2020, 36(6): 859-862.
摘要:
目的 探讨温运颗粒对婴幼儿脾虚泻粪便短链脂肪酸的调控情况。方法 以30例脾虚泻患儿为腹泻组,30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以粪便为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脾虚泻患儿粪便中的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呈明显降低趋势;温运颗粒能显著提高患儿粪便中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水平。结论 温运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短链脂肪酸进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内环境。
苦地丁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在急性肺损伤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陈燕, 穆雪梅, 蔡慧敏, 邵华, 郑啸
2020, 36(6): 863-868.
摘要:
目的 研究苦地丁中主要活性成分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在急性肺损伤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LC-MS/MS分析方法,血浆样品采用乙腈沉淀蛋白,在C18色谱柱下进行梯度洗脱。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采用多反应离子检测。同时对其专属性、线性及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基质效应进行考察。采用滴鼻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灌胃428 mg/kg苦地丁提取物后,测定大鼠血浆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血药浓度,采用DAS3.0计算其药代动力参数。结果 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在0.25~100.0 ng/mL和0.40~160.0 ng/mL之间有较好的线性(R2>0.995);同时批间及批内精密度和准确度、基质效应、回收率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均符合要求。与正常组相比,急性肺损伤大鼠体内的紫堇灵暴露水平显著增加(AUC,P<0.01),而乙酰紫堇灵的暴露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可用于苦地丁提取物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紫堇灵在急性肺损伤大鼠体内暴露水平显著增加,清除显著减弱。
26种中药注射剂对单胺氧化酶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刘子修, 周燕萍, 许多, 刘梅, 杨波, 刘静, 司梁宏, 陆瑜
2020, 36(6): 869-875.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可筛选对单胺氧化酶(MAO)有抑制作用药物的体外模型,并用其评价26种中药注射剂对MAO的影响。方法 以5-羟色胺(5-HT)和苄胺分别作为MAO-A和MAO-B的反应底物,分别采用氯吉兰和司来吉兰为阳性对照,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5-HT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苄胺的代谢产物苯甲醛,评价药物对MAO的抑制效果。结果 体外实验模型筛选出24种中药注射剂对MAO-B有抑制作用,而对MAO-A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筛选出的中药注射剂中所含主要组分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研究方法可行,可用于大规模体外筛选MAO-A和MAO-B的抑制药物,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此类制剂并为临床MAO抑制剂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八珍益智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夏玲, 郭盛, 钱大玮, 武文星, 卜凡淑, 朱悦, 赵明, 牛阳, 段金廒
2020, 36(6): 876-881.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八珍益智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TCMSP、BATMAN-TCM、TCMID、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八珍益智方8味组方药材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查询AD的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3.6.3得到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 1.5.6、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八珍益智方共收集到200个化学成分和226个靶点,Cytoscape 3.7.2软件筛选出包括AKT1、MAPK3、IL-6、VEGFA、CASP3等37个核心靶点,槲皮素、山柰酚、柚皮苷、豆甾醇、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15个核心化合物。GO富集分析得到1 331个条目(P<0.05),KEGG通路富集得到相关通路65条(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5个核心化合物和AKT1、MAPK3、IL-6、VEGFA、CASP3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 八珍益智方治疗AD的通路主要涉及癌症的途径、MAPK信号通路、前列腺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研究结果为八珍益智方治疗AD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提供了指引。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芪-鸡血藤配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作用机制研究
林飞, 黄丹, 陈婷婷, 杨晗, 崔树娜, 李士华
2020, 36(6): 882-887.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挖掘黄芪-鸡血藤药对配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靶点以及信号通路,探究其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收集黄芪、鸡血藤的化学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和CTD数据库收集白细胞减少症的靶点以及所选中药成分作用的靶点。对白细胞减少症疾病靶点以及黄芪-鸡血藤药物靶点进行映射,构建作用靶点的PPI网络模型,筛选出排名前10的Hub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的网络模型,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确定黄芪-鸡血藤药对活性化合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靶点网络包含19个化合物,108个靶点,关键靶点涉及PIK3CA、IL-6、TNF、IL-2、IL-10、KRAS、EGFR、CSF2、IL-3和IL-2RB。涉及的主要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造血细胞系,JAK-STAT信号通路等。结论 黄芪-鸡血藤药对是通过调节PIK3CA、IL-6、TNF、IL-2、IL-10等基因,调控药物代谢,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造血细胞系,JAK-STAT等信号通路,通过复杂网络模式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数据挖掘研究
当代乳腺癌中医专家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经验分析
朱明玥, 吕志刚
2020, 36(6): 888-891.
摘要:
目的 归纳统计当代乳腺癌中医专家治疗乳腺癌术后及放、化疗并发症的医案,分析总结他们辨治乳腺癌术后及放、化疗并发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结合相关著作,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案例,提取信息并汇总分析处方用药、辨证分型、功效等信息。结果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整体属虚、局部属实,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治则。用药特点以补益为主,辅以化瘀、养阴。以气血瘀滞为主证的上肢肿胀,多治以活血化瘀通络,如桃红四物汤等,若伴湿热瘀结,治以清热活血,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减;证属气阴两虚的放射性肺炎,治以养阴清肺润燥,方用增液汤、养阴清肺汤等;以胃虚痰气逆阻为主证的消化道反应,治以和胃降逆,方用橘皮竹茹汤或旋覆代赭汤;以气血亏虚为主证的骨髓抑制,多治以益气养血,如人参养荣汤及补中益气汤等;证属肝肾阴虚的内分泌紊乱者,大多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若伴心神失养等症,则可加用甘麦大枣汤、清骨散以养心安神;若伴肿瘤转移者,治以祛邪攻毒,方用仙方活命饮及阳和汤等。结论 乳腺癌术后及放、化疗并发症证候复杂多变,掌握其证候演变规律及方药特点对发挥中医药在该领域的治疗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顾奎兴教授辨治食管癌经验
李志鹏, 李伟兵, 包玉花
2020, 36(6): 892-894.
摘要:
介绍顾奎兴教授诊治食管癌的经验,认为食管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食管癌的发病基础,痰瘀互结、癌毒内蕴是食管癌的病机关键。治疗上强调顾护中焦脾胃,同时注重化痰逐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且在不同的治疗时期,亦有针对性诊治,选药用量讲究三因制宜。
国医大师邹燕勤运用辛通法治疗肾病经验
徐静, 仲昱
2020, 36(6): 895-896.
摘要:
孟河医派肾病大家、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重视辛通法在中医肾病疗法中的应用,运用具有辛味的药物以达到通气行血之功效,从而恢复肾之气化功能,而使水液代谢归于正化。在辨证论治方面体现为宣肺利水法,疏泄通络法及宣达三焦、化湿通络排石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之原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基于复杂网络与PCA降维和K-Means聚类探讨治疗COVID-19组方配伍特点
倪瑛, 张一鸣, 范欣生, 周丽萍, 沈俊东, 王崇骏
2020, 36(6): 897-901.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处方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 收集国家及各省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疫情确立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以及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整理其中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药,运用关联规则、药物复杂网络关系和基于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和K-Means算法进行药物聚类,分析组方核心药物和配伍规律。结果 纳入治疗方剂共639首,共涉及单味中药237味。频繁项集结果显示支持度较高的药物有甘草、杏仁、麻黄、石膏、黄芩、半夏、藿香、茯苓、陈皮、苍术、厚朴、连翘等,主要为宣降肺气药、清肺解毒药、芳香化湿药等,并形成支持度较高的药对、药组如麻黄、杏仁、石膏、黄芩配伍,茯苓、半夏、藿香、陈皮配伍等;频繁且相关结果显示,有些药对支持度不高但关联紧密,如附子、山茱萸、人参,草果、槟榔等组成的药对;复杂网络结果显示以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黄芩为核心,与厚朴、苍术、草果、槟榔、茯苓、连翘、半夏、藿香、陈皮等形成紧密关系;聚类分析获得6类药物社团,具有清肺解毒、芳香化湿、辟秽化浊、通腑解毒祛瘀、回阳救逆、补气养阴等配伍特征。结论 结合不同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从不同层面反映COVID-19用药与配伍特点,为中医药治疗疫病提供资料及依据。
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陶嘉磊, 林丽丽, 沈存思, 谢彤, 赵霞, 汪受传, 单进军, 纪建建
2020, 36(6): 902-906.
摘要:
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药方剂能够显著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延缓疾病进展、减少重症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COVID-19病理生理特征,在总结COVID-19潜在发病机制基础上,从直接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缓解肺损伤与清除痰栓等方面对中药防治COVID-19的潜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COVID-19的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六神胶囊治疗COVID-19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马钦海, 陈瑞晗, 杨子峰
2020, 36(6): 907-914.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寻六神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方法 借助常用的网络药理学数据库检索六神胶囊中雄黄、人工牛黄、冰片、蟾酥和麝香等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活性成分-有效靶点网络,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GO富集分析、KEGG和Reactome信号通路分析,将中药有效活性成分-有效靶点网络中排名前20的单体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以及SARS-CoV-2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中药-有效活性成分-有效靶点网络包含药材5个、化合物132个、靶点2 082个,关键靶点涉及PTGS2、ESR1、PLA2G1B、PTGS1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495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287个,细胞组成(CC)条目96个,分子功能(MF)条目112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07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涉及免疫和炎症通路,细胞生长、代谢、凋亡相关通路,癌症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Reactome通路富集筛选得到85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涉及G蛋白偶联、白细胞介素信号、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神经系统、基因转录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六神胶囊中麦角胺、熊果酸、鹅去氧胆酸等核心活性化合物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以及SARS-CoV-2 RdRp的亲和力与临床推荐化学药相似。结论 六神胶囊中的活性成分麦角胺、熊果酸、鹅去氧胆酸等可能通过与ACE2结合并作用于PTGS2、ESR1、PLA2G1B和PTGS1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起到抑制SARS-CoV-2的作用。
综述
中医药干预放射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李青峰, 李文婷, 李沐涵, 吴勉华
2020, 36(6): 915-920.
摘要: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药干预能减少RILI发生率及减轻严重程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ILI临床研究量多,而实验研究量少且缺乏系统综述。通过整理和总结目前中医药干预RILI实验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从靶细胞、免疫平衡、炎症因子、纤维化因子4个方面展开综述,探讨中医药干预RILI的机制,以期为RILI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基于中医手法镇痛探讨大鼠腰痛模型的选择及应用进展
吕智桢, 孔令军, 姚重界, 郭光昕, 周鑫, 张帅攀, 房敏
2020, 36(6): 921-925.
摘要:
腰痛是腰部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手法对于腰痛的镇痛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研究中医手法治疗腰痛的镇痛机制和探索科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基础,目前已有多种动物模型应用于腰痛的研究,主要有CCD、SNL、ELFS和佐剂注射等神经病理痛和慢性炎性痛模型。通过比较分析4种腰痛动物模型,归纳其造模方式特点与临床应用,以期为今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中医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马振源, 莫蕙
2020, 36(6): 926-930.
摘要: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类以膝关节软骨退变以及继发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贴敷疗法治疗KOA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价格便宜,易于操作,值得深入研究。从中医贴敷治疗KOA的辨证思路、施治策略、疗效优势、作用机制四个方面展开综述,为KOA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