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3卷  第4期

学术探讨
消渴病瘀热证理论探讨
王仁和, 石岩
2017, 33(4): 325-327.
摘要:
瘀热病邪既是消渴的重要病因,又是影响消渴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消渴发病过程中,瘀热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认为五脏虚损是消渴瘀热证的发病基础,气机失调为发病的重要条件。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湿浊痰瘀为标。在治疗上需瘀与热兼顾,凉血与散瘀配伍使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张简斋治疗湿温八法
姚璐, 王畅, 徐建云, 侯俊
2017, 33(4): 328-330.
摘要:
就现存的张简斋医案对张简斋治疗湿温病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祛风胜湿和络、清疏透化、芳香淡化、调畅气机、分消走泄、畅中健运、清燥透泄、清养和中八法。张氏将湿温病分为三候,一候病在卫气,二候、三候病在气营,其中祛风胜湿和络多用于一候,清疏透化、清燥透泄多用于二、三候,清燥透泄又为防止传变之法,芳香淡化则用于热去湿留之时,调畅气机、分消走泄、畅中健运的运用贯穿湿温病治疗始终,清养和中为三候之后的善后调养。
从水饮论治头痛
刘高红, 顾锡镇
2017, 33(4): 331-332.
摘要:
论述了水饮头痛的病因病机,认为水饮凝结太阳,饮停阳明、太阴,内聚少阴,寒滞厥阴均可导致头痛,故治疗水饮头痛可开太阳以祛水饮,暖阳明、太阴而化水饮,温少阴而散水饮,温厥阴而降寒饮。
缪希雍治疗泄泻临床用药特色探析
丁亮, 肖燕, 李文林, 陈涤平
2017, 33(4): 333-334.
摘要:
通过研究明代医家缪希雍现存代表著作中有关泄泻的方药、医案及相关论述,探讨缪希雍治疗泄泻的临床用药特色。包括安胃补脾,升清利尿;善用单方,博采众长;湿盛洞风,风药治之;五更肾泄,脾肾双补。
临床研究
参附强心汤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张苏洁, 方祝元, 张一炎, 陈晓栋, 谷明林
2017, 33(4): 335-338.
摘要:
目的 观察参附强心汤对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衰(阴阳两虚,水瘀内停证)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并经检查确诊为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阴阳两虚,水瘀内停证)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强心汤,2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6MWT)、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浆BNP、6MWT均有改善(P<0.05~0.01),但观察组下降显著(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中左房(LAD)大小2组均未明显改善(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环室间隔及左室侧壁组织舒张早期最大速度(Ea)比值、肺动脉收缩压(PSA)2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参附强心汤能有效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等指标。
腹部常用穴穴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差异及不同温度艾灸的影响
蒋颖, 戴文君, 姜劲峰
2017, 33(4): 339-343.
摘要:
目的 观察正常生理状态下腹部常用穴穴区微循环的规律特点,比较不同温度艾灸对其微循环的影响差异。方法 纳入52例正常青年志愿者(男18,女34),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依次测量其腹部的神阙、肓俞、天枢、大横、水分、气海、关元、中脘穴穴区皮肤微循环值;随后从中选取神阙、天枢穴进行不同温度(40~43℃和>43℃,<44℃)艾灸干预,连续灸7次,每次2种温度各2min,观察不同温度艾灸对该两穴穴区皮肤微循环的影响。结果 ①正常生理状态下,神阙穴穴区微循环值明显高于其他所测穴位穴区的微循环值(P<0.01);肓俞穴微循环值高于天枢穴(P<0.05)、大横穴(P<0.01);天枢穴微循环值高于大横穴(P<0.01)。②艾灸后神阙、天枢穴微循环值均升高且神阙穴在2种温度艾灸时的微循环均值、最大值、与艾灸前的差值皆大于天枢穴(P<0.01);在艾灸刺激下,神阙穴微循环值较天枢穴先出现变化并且晚进入平台期;神阙穴微循环值对艾灸温度变化的反应比天枢穴敏感。结论 腹部常用穴位中,神阙穴穴区的皮肤微循环值最高;腹部水平平脐的穴位整体表现出越接近脐,其皮肤微循环值越高的趋势。同等温灸条件下神阙穴穴区皮肤微循环值的升高速度、幅度和持续升高时间都优于天枢穴。初步明确神阙穴在腹部常用穴位中具有微循环的特殊性与优越性,为穴位微循环结构特异性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撑。
滋肾清肝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李一卓, 黄辉, 顾万建, 刘牛, 季明德, 吴林琳, 栾云, 严士海, 刘福明
2017, 33(4): 344-348.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滋肾清肝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价滋肾清肝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ACEI/ARB+CCB类药物标准治疗基础上联用滋肾清肝方,对照组予ACEI/ARB+CCB类药物,疗程为8周,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极速成像脉搏波传导速度、阻力指数、炎症因子、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②双侧颈动脉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阻力指数(RI)2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2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③2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ACEI/ARB+CCB基础治疗联合滋肾清肝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优于单用ACEI/ARB+CCB基础治疗。
自拟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治疗阴虚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卢芳, 张旭升, 顾琴, 王宇玲, 杨晓莉
2017, 33(4): 349-353.
摘要:
目的 探讨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治疗阴虚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80例,且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风动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肌苷合并维生素B6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滋阴益肺、调肝熄风方治疗,2组均以1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采用美国儿童精神病研究院的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对治疗前后2组的YGTSS分值进行测定,依据YGTSS量表的减分率,对临床疗效评定。并对2组的细胞免疫(CD3+、CD4+、CD8+、CD4+/CD8+)及体液免疫(血清 IgG、IgA、IgM) 水平进行检测,随访3月统计2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组运动抽动、发生抽动、综合损害、总评分的YGT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复发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CD4+/CD8+均显著改善(P<0.01),但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改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组IgA、IgG、IgM均显著升高(P<0.01),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 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可显著改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的发生抽动、运动抽动及综合损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免疫能力有关。
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的临床研究
陈静, 沈洪, 林越汉, 廖恒祥, 江一平, 王垂杰, 金小晶, 苏娟萍, 邵凤珍, 邹建东, 刘芳
2017, 33(4): 354-358.
摘要:
目的 评价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对照法,选取8个中心慢性胆囊炎患者600例,试验组∶安慰剂组∶利胆片组为360∶120∶120例。分别口服大柴胡颗粒及利胆片模拟剂、大柴胡颗粒模拟剂及利胆片模拟剂、大柴胡颗粒模拟剂及利胆片,7d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①中医证候综合疗效;右上腹部疼痛记分减少分布情况及消失率;患者对右上腹疼痛缓解的评价;症状总积分;口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记分减少分布情况及阳性症状消失率、呕吐症状消失率、超声莫菲氏征变化,试验组与阳性药组无差异,试验组、阳性药组均优于安慰剂组(P<0.05~0.01)。②发热、恶心治疗后记分减少分布情况及阳性症状消失率、呕吐记分减少分布情况,试验组、阳性药组与安慰剂组无显著性差异。③安全性良好。结论 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安全有效。
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胡勇, 牟海军, 陈科
2017, 33(4): 359-362.
摘要:
目的 探讨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且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运动、饮食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方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及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 治疗后观察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1)。治疗后2组ALT、AST、GG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组腹部B超情况均显著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未诉其他不适及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结论 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方可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
艾灸肺俞穴治疗儿童哮喘冷哮证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钱海良, 喜悦, 程志昆, 王世友, 石锦梅, 陈日新
2017, 33(4): 363-366.
摘要:
目的 观察艾灸肺俞穴治疗儿童哮喘冷哮证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哮喘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哮喘冷哮证患儿8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艾灸双侧肺俞穴治疗,观察CRP、IgE、IL-1、IL-6、EOS水平及肺功能和症状积分的变化,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RP、IgE、IL-6、EOS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观察组FEV1、PEF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73.81%)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P<0.05)。结论 艾灸肺俞穴治疗儿童哮喘冷哮证急性发作,可以明显降低患儿CRP、IgE、IL-6、EOS水平,改善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谢洪波
2017, 33(4): 367-370.
摘要: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KOA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的功能锻炼,观察组A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组B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且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膝关节关节液,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对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3组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A和观察组B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3组MMP-3、TIMP-1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A和观察组B降低更为明显(P<0.05)。 治疗后观察组A和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ymbolcA@2=9.412、8.757,P<0.01)。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级别均为Ⅰ级。结论 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实验研究
复合磷脂组成对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透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行为的影响(英文)
汤清涵, 张会, 沈菁菁, 江雯怡, 沈昊雯, 刘露, 马敏, 顾薇, 陈军
2017, 33(4): 371-375.
摘要:
目的 考察蛋磷脂(EPC)与氢化大豆磷脂(HSPC)构成的复合磷脂组成对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透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行为的影响。方法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脂质体通过冻-融循环工艺改性聚碳酸酯膜制得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细胞膜电阻仪测定膜电阻,并且考察了香附四物汤5种活性成分阿魏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透过不同复合磷脂组成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行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复合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 复合磷脂比例对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电阻起到调节作用,在EPC∶HSPC=3∶1摩尔比时达到最大,此时屏障功能最强,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在此复合磷脂比例下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上透过量最少。在EPC∶HSPC=3∶1~1∶3的范围内,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透过量随HSPC的增加而增大。DSC检测结果说明在EPC∶HSPC比例为3∶1时EPC与HSPC融合为均一相。结论 应用复合磷脂比例可以有效控制脂质体皮肤膜的屏障功能,从而有可能用于模拟不同状态下的真实皮肤以考察中药活性组分的透皮行为。
双氢青蒿素对胆管结扎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许霞, 付金柏, 姚真, 陈一凡, 钱磊, 江朔仪, 周静怡, 郑仕中
2017, 33(4): 376-381.
摘要:
目的 探究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 BDL)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初步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BDL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DHA(14mg/kg)及阳性药物秋水仙碱(0.1mg/kg)干预处理,末次给药24h后,取血清检测ALT、AST、Bilirubin;HE染色、马松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指标α-SMA与α1(Ⅰ) collage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TGFβ-RⅡ的表达。体外培养活化的HSC-T6,并用DHA干预处理,Western blot检测α-SMA、α1(Ⅰ) collagen以及TGFβ-RⅡ、p-Smad2、Smad2的表达。结果 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D大鼠ALT、AST、Bilirubin显著升高,DHA能降低血清中ALT、AST、Bilirubin水平;HE、马松染色、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DHA能够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组织结构以及胶原纤维的沉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HA还可抑制HSC活化的标志物α-SMA、α1(Ⅰ) collagen以及TGFβ-RⅡ、p-Smad2的表达。结论 DHA对BDL诱导的肝纤维化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一效应主要与其抑制HSC活化以及调控TGF-βⅡ/Smad2信号通路相关。
AGEs/RAGE/SphK1信号通路介导马钱苷抗AGEs损伤GMCs的机制研究
吕兴, 许惠琴, 吕高虹, 吴云皓, 陈玉萍, 沈红胜, 戴国英, 徐康
2017, 33(4): 382-385.
摘要:
目的 探讨山茱萸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在缓解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GM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GEs:200mg/L),马钱苷0.1、1、10μmol/L浓度组。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FN及COL-Ⅳ分泌水平,观察细胞微观结构变化,测定RAGE、SphK1、S1P和TGF-β蛋白表达量。结果 马钱苷可有效抑制AGEs诱导的GMCs增殖,减少FN及COL-Ⅳ分泌,缓解细胞微观结构病变,下调RAGE、SphK1、S1P和TGF-β蛋白表达。结论 马钱苷通过下调AGEs/RAGE/SphK1信号通路,缓解AGEs诱导的GMCs损伤,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DN)。
持续光照对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及滋阴补阳方序贯疗法干预作用的研究
张愉婕, 马倩雯, 谈勇
2017, 33(4): 386-390.
摘要:
目的 研究持续光照对大鼠生殖内分泌及行为学的影响,探讨滋阴补阳方序贯疗法对持续光照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持续光照的方法,建立大鼠光照节律紊乱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12/12h光/暗循环的光照条件,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对照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予以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各组大鼠治疗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及糖水偏好实验,并进行比较不动时间和糖水偏好值。治疗后对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褪黑素(MT)、5-羟色胺(5-HT)进行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后对卵巢组织进行电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卵巢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 在糖水偏好实验中,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中药组大鼠糖水偏好值较模型组高。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的不动时间高于对照组,中药组大鼠不动时间较模型组低。模型组和中药组较对照组E2、FSH、LH、MT水平低,而且中药组在FSH、MT水平上明显高于模型组,但E2、LH水平与模型组未见明显差异。与此同时,模型组较对照组5-HT水平高,中药组5-H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对照组和中药组间未见显著差异。模型组和中药组的卵巢较对照组从超微结构看可见有细胞损伤,模型组较中药组损伤更加严重。结论 持续光照会引起大鼠情绪障碍,生殖功能受到抑制,性激素水平失调,滋阴补阳方序贯疗法可在一定程度改善大鼠情绪以及生殖功能。
基于CYP19探讨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机理
刘敏, 张露蓉, 梁国强, 简暾玉, 张晓迪
2017, 33(4): 391-394.
摘要:
目的 基于CYP19基因阐明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雷公藤甲素组与来曲唑组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芳香化酶的影响;采用RT-PCR观察其对CYP19基因的影响;采用瞬时转染形成高表达及低表达CYP19基因的MCF-7细胞,并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转染细胞CYP19以及其下游通路相关基因JNK、P38和ERK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甲素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1),其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能抑制芳香化酶及CYP19基因的表达,并能明显下调低表达CYP19-MCF-7细胞的CYP19表达,及抑制JNK、p-38和ERK的磷酸化。结论 雷公藤甲素抗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起作用,并引起下游Ras-Raf-MAPK-ERK激酶系统通路受抑制。
龟鹿二仙胶对地塞米松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徐卫峰, 费逸明, 王建伟, 尹恒, 王善付, 葛卫红
2017, 33(4): 395-398.
摘要:
目的 研究龟鹿二仙胶对地塞米松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二代后分5组培养:正常组、地塞米松(10-8mol/L)组、骨化三醇含药血清组、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低剂量组、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高剂量组。MTT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检测细胞上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小鼠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龟鹿二仙胶能显著提高细胞活力,增加SOD水平、降低MD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蛋白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F-κB信号蛋白表达。结论 龟鹿二仙胶对地塞米松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作用与调控Nrf-2/HO-1/NF-κB信号相关。
拨法对CCI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的影响
马驰, 姚斌彬, 于天源, 陶艳红, 鲁梦倩, 贾文端, 张林峰, 郭鑫
2017, 33(4): 399-402.
摘要:
目的 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探索拨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拨法,对CCI大鼠进行干预,通过光热耐痛阈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善情况,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表达的变化。结果 造模7d后,模型组大鼠光热耐痛阈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拨法组用拨法治疗20次后,大鼠光热耐痛阈结果与同期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逐渐趋向于正常水平,大鼠脊髓中IL-6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1),脊髓中SOCS3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 拨法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痛觉和温度觉,同时可抑制大鼠体内促炎症因子的表达。
江苏地产浒苔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研究
刘乾阳, 殳叶婷, 刘睿, 王欣之, 陈逸萍, 马晓敏, 袁敏, 崔小兵, 程建明
2017, 33(4): 403-407.
摘要:
目的 观察江苏地产浒苔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参芪降糖颗粒(500mg/kg)、浒苔多糖低(100mg/kg)、中(200mg/kg)、高(400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d,观察给药期间动物体质量、进食和饮水量的变化。于给药28d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口服糖耐量、糖化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小鼠处死后,剖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测定胰岛数和胰岛面积。结果 与空白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浒苔多糖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P<0.01),血糖曲线下面积(P<0.01),显著增多胰岛数目(P<0.01),增大胰岛面积(P<0.01),升高血清胰岛素含量(P<0.05~0.01),且浒苔多糖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糖化白蛋白的浓度(P<0.05)。结论 江苏地产浒苔多糖在200~400mg/kg剂量范围内能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改善模型小鼠的耐糖力,缓解胰岛病变程度。该结果将为以江苏地产浒苔多糖为原料的功能性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藏药六味丁香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探讨
贺平, 朱晓莉, 达瓦次仁, 王世华, 何树梅, 袁东亚, 王金波
2017, 33(4): 408-411.
摘要:
目的 研究藏药六味丁香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并阐明相关抑菌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平板打孔法检测六味丁香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范围。绘制药物作用36h的细菌生长曲线。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壁通透性实验阐述其抑菌机理。结果 六味丁香丸80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达到(21.8±2.36)mm,最小抑菌浓度介于12.5~25mg/mL;药物可以显著抑制细菌生长增殖,能够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和细胞通透性增加。结论 六味丁香丸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Liguzinediol缬氨酸酯前药的设计、合成及成药性评价
李智, 沈敏哲, 李伟, 文红梅, 刘健, 朱浩浩, 钱程博, 蔡建国
2017, 33(4): 412-416.
摘要:
目的 设计、合成liguzinediol缬氨酸酯前药,结合化学稳定性、理化性质、体外生物转化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为进一步liguzinediol氨基酸酯类前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liguzinediol和N-叔丁氧羰基(Boc)-L-缬氨酸为原料,经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缩合成酯,15% TFA脱Boc保护得liguzinediol缬氨酸酯前药,目标化合物结构经LC-HRMS、1H-NMR和13C-NMR确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溶解度、容量因子和脂水分配系数,以及体外80%人体血浆中酯酶水解的释放特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Liguzinediol缬氨酸酯前药保留了原药的溶解度特性,体外80%人体血浆酶解liguzinediol释放速率良好,体内作用时间明显延长;但脂溶性相对较差。结论 Liguzinediol缬氨酸酯前药具有一定的成药性,且明显延长了原药 liguzinediol的体内作用时间,为进一步liguzinediol氨基酸酯前药研究提供了思路。
基于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的川贝母粉末掺杂鉴别研究
刘芳, 郑义蕾, 王霄, 刘红梅, 方成鑫, 郭力
2017, 33(4): 417-419.
摘要:
目的 开展川贝母粉末饮片的掺杂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IR)和扫描电镜法鉴别川贝母粉掺加淀粉和米粉。结果 淀粉和米粉的红外光谱一维图谱与川贝母粉末饮片极其相似,二阶导数图谱显示川贝母粉掺加淀粉和米粉后有变化,淀粉与米粉分别在1489cm-1和669cm-1处有特征吸收峰;川贝母粉掺加淀粉和米粉的扫描电镜图谱与川贝母粉末有明显不同。结论 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可以直观、有效地鉴别川贝母粉是否掺加淀粉和米粉,为川贝母粉末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数据挖掘研究
基于关联规则探讨不同朝代中风病腧穴处方规律
陈楚云, 李丽霞, 祝维峰, 林国华, 李伟林, 黄应杰, 王兴
2017, 33(4): 420-424.
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唐以前至清代150本针灸古籍进行挖掘分析,总结不同朝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处方用穴特点。方法 抽取古籍中符合脑卒中中风病病症、腧穴、经络、刺灸法等相关语句,形成病症、腧穴、刺灸法、经络数据,分为中风病处方与含有中风病症的腧穴主治两类,人工审核结果并予以规范,通过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以支持度和置信度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朝代古籍中风病针灸处方规律的多层分析。结果 共得中风病针灸腧穴处方536首;百会穴在各朝代的使用频率最高;百会、曲池配伍在宋、明、清最为频繁,地仓、颊车配伍在元代使用频率最高;经脉的选用除了清代选取手厥阴心包经为阴经外,其他各朝代所取经脉的前5位均为阳经。宋、元选取频率最高的经脉为督脉、足少阳胆经,明、清以手阳明大肠经居首。各朝代中,均以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少阳胆经组合支持度最高;特定穴均以交会穴为首,除清外,均以交会穴与合穴的配伍最为频繁。结论 针灸古籍中治疗中风病首取诸阳之会百会穴,重视阳经和特定穴的应用,古代用穴少而精,后世取穴渐多。
丁甘仁外科医案辨证规律初探
于凌, 王颖晓, 李其忠
2017, 33(4): 425-427.
摘要:
目的 分析丁甘仁医案著作中外科病案的辨证规律。方法 采用Apriori算法建模,对丁氏外科医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传统的文献研究及频数统计,探索丁氏外科的辨病、辨证特色。结果 丁氏外科医案中疽为优势病种,痈、骨槽风、瘰疬等病也较为常见。与《中医外科学》中辨证对比,丁氏对疽的辨证更注重里证,而非表里同病;丁氏对大头瘟的辨证以表实热证为主要证型,而非内热证。此外,丁氏医案中辨证为血虚气滞或阴亏气滞的病案比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气血两虚等常规外科证型更为常见。结论 丁甘仁外科医案所体现的辨证规律对当下外科疾病的辨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阴血亏与气滞两种病机的并存多出现在瘤、癌、瘰疬、附骨疽等病案中,反映了丁氏对“因虚而滞”和“因滞而虚”两种病变机理的认识,丰富了中医气血关系的理论,扩充了中医外科辨证的思路。
综述
苍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庄延双, 胡静, 蔡皓, 秦昆明, 杨冰, 刘晓, 蔡宝昌
2017, 33(4): 428-432.
摘要:
苍耳子为治疗“鼻渊”的常用中药,它主要含有水溶性苷类、倍半萜内酯类、挥发油类、脂肪油类、酚酸类及其他化合物,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抗过敏、抗菌、抗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对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和总结,为后期研究提供文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