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1卷  第4期

学术探讨
温度敏感的TRP通道与中药药性四气理论
唐宗湘
2015, 31(4): 301-304.
摘要:
描述了激活不同TRP通道感受温度变化的范围和阈值; 通过比较中药药性中的四气理论和每种TRP通道对温度敏感差异的特性,分析了四气理论中寒、凉、温、热与感受温度变化的TRP通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中药药性研究与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结合的可能性。
缪希雍养脾阴思想对燥湿相兼证治的启示
郑齐
2015, 31(4): 305-307.
摘要:
燥湿相兼主要是指燥、湿两种病机在消长变化过程中相持、并存的一个特殊阶段,多见于病情复杂的病证。明代医家缪希雍在继承东垣、丹溪之学的过程中,形成了致中守和的学术理念,推动和发展了明代兴起的脾阴学说,并将其贯彻到立法组方用药方面。无论是甘平甘淡、取法冲和,还是润燥同施,对于燥湿相兼的证治都颇具借鉴意义。
冠心病从虚瘀毒论治探讨
赵地, 郭伟星, 姜红菊, 赵添, 赵卓
2015, 31(4): 307-309.
摘要:
探讨阴虚毒瘀病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多见,标实主要为血瘀、热毒互结,病位在心,而涉及肝、脾、肾;以阴虚毒瘀为主要病机,滋阴活血解毒是为其主要治法。
临床研究
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P物质和胃窦黏膜CGRP的影响
冯辉, 藏莉, 张德重
2015, 31(4): 310-313.
摘要:
目的 研究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评价半夏泻心汤对FD患者血浆P物质和胃窦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6例F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半夏泻心汤组和吗丁啉组作为对照。以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腹疼痛、上腹饱胀、纳差、嗳气、恶心、呕吐等的症状为观察项目,进行量化评分,评价其综合疗效。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P物质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患者胃窦黏膜CGRP的水平。结果 给药后,半夏泻心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性高于吗丁啉组(P<0.05),且半夏泻心汤在治疗上腹疼痛、上腹饱胀、纳差、嗳气症状上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二者对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和胃窦黏膜CGRP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且半夏泻心汤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吗丁啉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可调节FD患者血浆P物质和胃窦黏膜CGRP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FD的机制之一。
益气逐瘀丸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XCL16、MMP-9水平的影响
刘振, 王昕, 刘亮亮, 朱波
2015, 31(4): 314-316.
摘要:
目的 应用益气逐瘀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证属中医气虚血瘀型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对CXC趋化因子16(CXCL1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将6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予以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逐瘀丸每次6 g,每日3次,疗程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CXCL16、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各有1例患者退出试验,最终纳入病例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93.33%,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为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33%(P<0.05);2组CXCL16、MMP-9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逐瘀丸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XCL16、MMP-9水平,该药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和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机制有关。
不同施灸方法对健康人足三里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
应坚, 王家平, 余曙光, 尹海燕, 唐勇, 邱敏, 范亚鹏, 田晓宁, 张相薇
2015, 31(4): 317-319.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灸法足三里穴位局部的温度曲线变化,探讨不同灸法穴位局部的温热效应特征。方法 对31名健康志愿者序贯施予隔附饼灸、悬灸和隔姜灸3种不同灸法,使用温度记录仪动态监测施灸过程中足三里穴局部皮肤的温度曲线,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 3种施灸方法比较,灸前温度,3种灸法无显著差异(P>0.05);最高温度、终末温度显示出差异:隔姜灸高于悬灸(P<0.05),隔附子饼灸高于悬灸(P<0.05),隔姜灸高于隔附子饼灸(P<0.05);终末温度:悬灸高于隔姜灸、隔附子饼灸(P<0.05),隔姜灸与隔附子饼灸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施灸方法具有各自不同的温度曲线特点:悬灸呈现出小波平缓的温度曲线特点,隔物灸则呈现出大波浪式递增的温度曲线特点。从皮肤安全性考虑,悬灸大于隔附子饼灸,隔附子饼灸大于隔姜灸。从温热角度出发,如果医生不以发泡为目的灸法则推荐选用悬灸和隔附子饼灸。
息敏颗粒合穴位敷贴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Rantes、Mcp-1的影响
黄彦, 梁承志, 吴志洪, 冯杲, 欧柏生, 刘丽婷, 黄为阳, 王艺
2015, 31(4): 320-322.
摘要:
目的 观察息敏颗粒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C型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息敏颗粒口服结合中药穴位敷贴,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60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人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总有效率方面,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2组Rantes和Mcp-1水平均下降(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antes和Mcp-1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息敏颗粒合穴位敷贴的治疗效果可能与使其下调的作用相关。
清肺汤治疗ARDS疗效观察及对ET-1和8-iso-PG水平的影响
任珏辉, 陈建荣, 高想, 李虹, 唐艳芬, 黄磊, 徐志华
2015, 31(4): 323-326.
摘要:
目的 研究清肺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60例ICU中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清肺汤治疗组(30例)。比较ARDS患者入院第1天及治疗后第7天血WBC、hs-CRP、PCT、氧合指数、EVLWI、APACHEⅡ评分和LIS评分,以及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于入院第1天与治疗后第5、7天收集呼出气冷凝液(EBC)及血清标本,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EBC及血清标本,ELISA法测定EBC和血清中的内皮素-1(ET-1)和8-异前列腺素(8-iso-PG)浓度。结果 治疗后,清肺汤治疗组血WBC、hs-CRP、PCT、APACHEⅡ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常规治疗组,氧合指数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ARDS患者治疗前后EBC和血清中ET-1和8-iso-P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2组患者EBC和血清中ET-1和8-iso-P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第7天,清肺汤治疗组EBC中ET-1和8-iso-PG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中药清肺汤具有对ARDS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肺损伤程度;该作用与降低ET-1和8-iso-PG水平有关。
中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朱晶, 吴超琼, 鲁铭, 陈丹
2015, 31(4): 327-330.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76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眼。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每月1次,连续3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每日2次,疗程均为3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改变,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BCVA及CMT的改善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但至治疗后6月对照组BCVA呈现下降趋势,CMT呈现上升趋势,而治疗组疗效保持平稳,治疗后3月及6月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对照组病例有效率为65.8%,治疗组有效率为86.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有效减轻视网膜渗漏及黄斑水肿,更能稳定现存视力,推迟复发时间。
熄风化湿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奚肇宏, 田耀洲, 陈璇, 闫瑞
2015, 31(4): 331-333.
摘要:
目的 观察熄风化湿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共入组病例165例,其中治疗组83例,对照组82例,分别给予熄风化湿方和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血清5-羟色胺水平及治疗结束后3月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患者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的改善程度2组无明显差异(P>0.05);急躁易怒,善叹息、两胁胀满、纳少、泛恶、舌淡胖有齿痕、脉弦细的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5-羟色胺下降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3月内的复发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熄风化湿方治疗腹泻型IBS疗效确切。
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8例
李黎明, 杨艳, 于静
2015, 31(4): 334-336.
摘要: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74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6例)给予米非司酮,研究组(88例)额外给予自拟活血化瘀方,疗程3月。比较2组子宫和肌瘤体积、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孕激素(P)的改变。结果 与治疗前比,2组子宫体和肌瘤的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P<0.05。研究组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经期腹痛的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9% (85/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 (70/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缩小肌瘤体积,并且对孕激素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实验研究
旋覆代赭汤不同煎煮工艺对胃肠道影响的比较研究
吕兴, 许惠琴, 吕高虹, 陈玉萍, 吴云皓, 秦昆明, 戴国英, 沈红胜, 孙晓晓
2015, 31(4): 337-340.
摘要:
目的 通过考察旋覆代赭汤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和离体肠段张力的影响,比较不同煎煮工艺在作用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方法 分别采用正常小鼠和阿托品造模小鼠,用营养性半固体糊加活性炭法观察旋覆代赭汤传统煎(CJ)、机器常压煎(JCJ)、机器高压煎(JGJ)3种煎煮方法对小鼠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分别采用正常大鼠和阿托品所致大鼠肠段张力实验,考察CJ、JCJ、JGJ 3种煎煮方法对大鼠十二指肠段张力的作用。 结果 旋覆代赭汤3种煎煮方法对正常小鼠胃内残留率作用不明显,而CJ小剂量、JCJ及JGJ 2个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强正常小肠推进率(P<0.05~0.01),尤以JCJ大剂量组更为明显;但在阿托品抑制作用的基础上,CJ小剂量、JCJ和JGJ大剂量组能显著减少胃内残留率(P<0.05~0.01),CJ、JCJ和JGJ各剂量组显著增强小肠推进率(P<0.05~0.01),尤以CJ各剂量组和JGJ大剂量组更为明显;3种煎煮方法均能提高大鼠肠段张力增强率,在正常情况下以JGJ组更为显著(P<0.01),在受阿托品抑制作用下,JCJ和JGJ组与更为显著(P<0.05~0.01),但3种煎煮方法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旋覆代赭汤具有协调胃肠功能的作用,JCJ和JGJ的作用相近或略优于CJ法,为目前临床代煎采用的JCJ法和JGJ法提供实验依据。
益气化瘀合剂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实验研究
李靖, 蒋宝平, 许波华, 徐桂华
2015, 31(4): 341-344.
摘要:
目的 研究益气化瘀合剂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作用。方法 采用早孕不完全流产复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模型,观察益气化瘀合剂对模型大鼠子宫出血时间的影响;小鼠断尾法及玻片法观察益气化瘀合剂对华法林致凝血障碍小鼠凝血、出血时间的影响;二甲苯和醋酸致炎法,观察益气化瘀合剂的抗炎作用;扭体法观察益气化瘀合剂对催产素和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抑制作用。结果 益气化瘀合剂能明显减少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出血时间,缩短凝血障碍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催产素和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结论 益气化瘀合剂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显著的止血、抗炎和镇痛作用。
针刺对ApoE-/-小鼠肝脏病理变化因素的影响
艾炳蔚, 陶文剑, 詹冬梅
2015, 31(4): 345-348.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干预ApoE-/-小鼠后肝脏细胞的形态和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各组小鼠间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的差异,探讨针刺对ApoE-/-小鼠肝脏病理因素的影响以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机制。 方法 6周龄ApoE-/-小鼠喂食高脂饲料至20周龄,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F组)、针灸治疗组(A组)、模型对照组(M组),每组10只,继续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同时,将5只喂食普通饲料的同龄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BC组)。F组给予辛伐他汀灌胃治疗,40mg/(kg·d),A组给予针刺内关、后三里(足三里)、三阴交、神门治疗。治疗11周后,采集各组小鼠血浆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浆Ox-LDL含量;取小鼠肝脏,行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细胞的形态变化,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LDLR蛋白表达的差异。 结果 针刺后肝脏内细胞LDLR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肝脏细胞内脂滴变小,肝脏炎症减轻,血浆Ox-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 结论 针刺治疗可以调节肝脏内脂质代谢,达到活血化瘀的疗效,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目的。
学术探讨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鲁梦倩, 于天源, 姚斌彬, 陈国勇, 潘璠, 冼思彤, 吴剑聪, 毛颖秋, 张林峰
2015, 31(4): 349-352.
摘要:
目的 从超微病理学的角度探索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神经形态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手法,对SNI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斜板试验和光热耐痛阈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坐骨神经损伤局部轴索、髓鞘、雪旺细胞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推拿治疗20次后,大鼠的斜板试验与光热耐痛阈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达到或接近正常组水平。正常组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致密均匀,结构完整,形态规则,轴索无萎缩及肿胀,雪旺细胞丰富、正常;模型组髓鞘结构模糊、松散,出现空泡状变性,轴索萎缩或消失,偶见残存的线粒体,雪旺细胞线粒体空泡化,细胞趋于坏死;推拿治疗组髓鞘结构大多数趋完整态,空泡状缺损减少;轴索无明显肿胀,雪旺细胞部分空泡化或线粒体水肿。推拿治疗组有髓神经的髓鞘厚度和轴突直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恢复,且逐渐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 推拿可明显促进SNI大鼠坐骨神经纤维髓鞘的再生,轴索的恢复,减轻雪旺细胞胞质和线粒体的水肿,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超微结构的修复和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实验研究
六味地黄丸抑制巨噬细胞激活抗肾纤维化实验研究
王学敏, 崔亚钦, 王静, 石炳烨, 李鹏, 武晓宁, 李新菊
2015, 31(4): 353-356.
摘要: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致肾纤维化过程中巨噬细胞激活的影响。 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和结扎组(16只),结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六味地黄丸组,每组8只。造模开始给予六味地黄丸(0.617 1 g/kg)灌胃给药至2周末,实验结束留取肾组织样本,检测肾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人磷酸化信号转导分子-2(p-Smad2),以及肾组织F4/80表达。实时定量PCR测定TNF-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趋化因子11(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CXCL11)和CD68蛋白表达。 结果 UUO造模2周肾脏间质纤维化形成,六味地黄丸显著抑制肾纤维化形成。假手术组α-SMA表达较低,模型组α-SMA染色阳性表达显著增强,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增宽的肾间质;与模型组相比,六味地黄丸组α-SMA表达显著降低。假手术组F4/80表达较低,UUO造模2周,F4/80表达显著升高,促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等表达显著升高,而六味地黄丸显著抑制F4/80及促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 结论 六味地黄丸显著抑制巨噬细胞激活可能是其有效抑制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其治疗肾纤维化提供基础依据。
学术探讨
复方薤白胶囊对COPD模型大鼠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
曾亮, 陈井亚, 袁永丰, 奚肇庆
2015, 31(4): 357-359.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薤白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气管注射脂多糖及熏烟联合造模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60只大鼠按随机表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复方薤白胶囊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10mL/kg纯净水,治疗组灌胃给药,连续14 d。光镜下观察大鼠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量支气管-肺组织中MMP-9、TIMP-1蛋白阳性表达面积比率。结果 模型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复方薤白胶囊组支气管-肺组织的相关损伤和气管壁厚度及平滑肌厚度得到改善;模型组支气管-肺组织中MMP-9、TIMP-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薤白胶囊组MMP-9、TIMP-1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方薤白胶囊对COPD大鼠模型的支气管-肺组织的相关损伤起一定保护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支气管壁及平滑肌增厚;有效降低COPD大鼠支气管-肺组织MMP-9、TIMP-1的分布及表达,较好地修复和缓解COPD模型的病理改变,抑制COPD大鼠模型的气道重塑,延缓了COPD的发展。
临床文献系统评价
大黄灵仙胶囊对慢性肝脏损伤并胆管狭窄模型兔肝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王清坚, 唐乾利, 俞渊, 赫军, 胡嗣钦
2015, 31(4): 360-363.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胶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作用,尝试从保护线粒体角度阐述其调肝治胆的疗效机制。方法 复制慢性肝脏损伤并胆管狭窄模型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黄灵仙组、消炎利胆组,每组20只。造模及治疗观察时间总共6周,6周后处死观察胆管成石情况,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线粒体变化,分光光度仪检测线粒体肿胀度,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Bcl-2蛋白表达。结果 大黄灵仙胶囊能降低白兔胆道成石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保护肝线粒体及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方面疗效优于消炎利胆片,同时能提高肝线粒体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对照组及消炎利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灵仙胶囊能通过调控线粒体Bcl-2蛋白表达、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稳定,调控线粒体PT孔开放,缓解线粒体肿胀程度,从而保护肝细胞线粒体,发挥调肝治石的效应机制。
学术探讨
白虎二地汤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分子机制的研究
陈璇, 徐凛峰, 汪悦, 周方圆, 何晓瑾
2015, 31(4): 364-367.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虎二地汤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白虎二地汤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6周后,观察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骨骼肌组织IRS-1、p-IRS-1和PI3Kp85蛋白的表达。结果 白虎二地汤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BG、FINS、HOMA-IR、TNF-α、IL-6(P<0.05),使骨骼肌组织IRS-1和p-IRS-1蛋白表达量降低,PI3Kp85蛋白的表达量升高。结论 白虎二地汤可以改善STZ诱导的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炎症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肌肉组织PI3K蛋白的表达,从而减弱外周胰岛素抵抗。
实验研究
益气活血方对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退变髓核细胞ColⅡ、Aggrecan及TIMP-1 mRNA的影响
周红海, 姜宏, 俞振翰
2015, 31(4): 368-371.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对人体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退变髓核细胞中Ⅱ型胶原(Col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及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住院患者经手术摘除的腰椎间盘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细胞;以SPF级雄性SD大鼠制备药物血清。将传代第1代的退变髓核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分别予体积比为5%、10%的益气活血方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血清DMEM培养液。通过Realtime PCR检测ColⅡ、Aggrecan、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益气活血方血清可上调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退变髓核细胞中ColⅡ、Aggrecan mRNA的表达(P<0.05),未检测出TIMP-1 mRNA的变化。结论 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影响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细胞中ColⅡ、Aggrecan含量,进而发挥防治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细胞的退变作用。
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杨彬彬, 季旭明, 崔宁, 王世军
2015, 31(4): 372-375.
摘要:
目的 以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胃肠激素水平及动力学指标的改变为切入点,探寻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低蛋白饲料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研究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模型大鼠体质量、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血清淀粉酶(AMY)、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和尿D-木糖排泄率、水负荷指数的影响。结果 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黄芪粗多糖组大鼠体质量、血清Gas、MTL、AMY水平、尿D-木糖排泄率明显升高(P<0.05),水负荷指数明显降低(P<0.05);黄芪多糖组分Ⅰ组大鼠体质量、血清AMY、MTL水平、尿D-木糖排泄率明显升高(P<0.05),胃排空率显著升高(P<0.01),水负荷指数明显降低(P<0.05);黄芪多糖组分Ⅱ组大鼠体质量、血清Gas、AMY水平、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黄芪多糖不同组分能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胃肠功能,其作用机理与改善机体胃肠激素水平及胃动力学作用有关。
学术探讨
泥螺提取物抗炎与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
唐惠玲, 董宇
2015, 31(4): 376-379.
摘要:
目的 研究泥螺提取物的抗炎与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小鼠棉球肉芽肿炎症模型评价泥螺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研究泥螺提取物对LPS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IL-1β、TNF-α、NO)的影响,研究泥螺提取物对H2O2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测定其中LDH、SOD、CAT等相关酶的活性。结果 泥螺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肉芽肿的形成,能够显著降低LPS刺激巨噬细胞后IL-1β、TNF-α、NO的释放,对H2O2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显著提高SOD、CAT的活性。结论 泥螺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与抗氧化活性。
实验研究
茵陈蒿汤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共有峰归属分析
窦志华, 罗琳, 候金燕, 刘青青, 陆群, 陈霞, 冯艳
2015, 31(4): 380-384.
摘要:
目的 建立茵陈蒿汤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共有峰进行归属分析和指认。方法 Symmetry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38 nm和440 nm。测定10批茵陈蒿汤样品指纹图谱,建立共有模式,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各组方药味及对照品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图比对,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分析和指认。结果 238 nm和440 nm下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分别≥0.931和0.951;238 nm下标定共有峰56个,其中24个来源于大黄、27个来源于栀子、4个来源于茵陈、1个为栀子和茵陈共有。来源于大黄的10个成分被指认,另有8个和2个成分分别具有蒽醌类和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来源于栀子中的4个成分被指认,另外10个、1个和3个成分分别具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西红花酸类化合物和绿原酸类似物的紫外吸收特征;来源于茵陈和栀子共有成分被指认为绿原酸;来源于茵陈的2个成分具有绿原酸类似物的紫外吸收特征;440nm下标定共有峰32个,其中16个与238 nm下为同一成分,另外16个新成分均来源于栀子,且均具有西红花酸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结论 该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可较全面地对茵陈蒿汤进行成分分析,为该方剂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HPLC同时测定复方活血通腑颗粒中8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曾莉, 颜帅, 乐音子, 李文林, 周渊, 宁子琬, 周卫
2015, 31(4): 385-387.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活血通腑颗粒中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延胡索乙素、山柰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8个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DAD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Elite Sino Chrom BP C18(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4、280、365、400 nm。结果 8个成分的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阴性无干扰。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活血通腑颗粒的质量控制,为后续药效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科学依据和标准。
姜黄素纳米粒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
张文文, 张国喜, 孙考祥
2015, 31(4): 388-391.
摘要:
目的 研究姜黄素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特性。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姜黄素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姜黄素纳米粒和游离姜黄素后,利用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药物浓度,DAS 3.0软件处理数据,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姜黄素纳米粒给药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显著提高,分布容积和清除率显著降低。采用较大分子量聚合物制备的纳米粒具有更高的AUC、更低的分布容积和清除率,显示了更加优异的长循环特性,与体外释放的结果相吻合。结论 姜黄素纳米粒在大鼠体内消除慢,能显著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
临床文献系统评价
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许海燕, 王旭
2015, 31(4): 392-396.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收集中药灌肠治疗DN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2个研究,结果显示在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UTP)方面,中药灌肠优于肠道吸附剂及常规治疗;在降低尿素氮(BUN)、肌酐(Scr)方面,中药灌肠优于肠道吸附剂、中成药及常规治疗;在提高有效率方面,中药灌肠优于肠道吸附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中成药及常规治疗。有8篇文献提及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DN较其它治疗手段有优势,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但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进行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
针灸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邢春国, 孙志, 马永春, 范群
2015, 31(4): 397-400.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针灸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为胰岛功能评价指标,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8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患者空腹血糖[WMD=-0.81,95%CI(-0.98,-0.64),P<0.01]、空腹胰岛素[WMD=-2.67, 95%CI=(-3.35,-1.98),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WMD=-1.51,95%CI(-1.96,-1.06),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WMD=0.80,95%CI(0.36,1.24),P<0.01]等方面,针灸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适合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