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瘀热

周仲瑛

周仲瑛. 论瘀热[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2(5): 273-276331.
引用本文: 周仲瑛. 论瘀热[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2(5): 273-276331.
ZHOU Zhong-ying. On Stagnated Heat[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6, 22(5): 273-276331.
Citation: ZHOU Zhong-ying. On Stagnated Heat[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6, 22(5): 273-276331.

论瘀热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2006CB504807)

On Stagnated Heat

  • 摘要: 瘀与热是瘀热形成的病理基础。瘀包括血瘀和瘀血,临床表现为疼痛、发热、皮肤、黏膜的异常、积、肿块、出血;热为六淫病邪之一,临床表现为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尤其是疑难病症)发展的一定阶段。许多患者同时表现血热与血瘀并见;而瘀热相搏证是指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证型。

     

  • [1] 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2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42,22,439.
    [2] 王肯堂辑.证治准绳·上册.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1.
    [3] 周子叙译.皇汉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21.
    [4]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1377.
    [5]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35.
    [6]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革委会.医林改错译注[M].四川: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84.
    [7] 林珮琴著,刘荩文主校.类证治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3.
    [8] 刘衡如校.灵枢经校勘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243.
    [9]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上册.第3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06.
    [10] 朱震亨.丹溪心法[M].北京:中国书店,1986,118.
    [11]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三)[M].湖南:岳麓书社,1990.830.
    [12] 李琳.变应性亚败血症的中医治疗--47例文献综合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1988,(4):185.
    [13] 张曼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性狼疮71例临床报告[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1):24.
    [14] 阎田玉.病毒性肺炎与血瘀证[J].中医杂志,1991,(4):4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84
  • HTML全文浏览量:  17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7-03
  • 刊出日期:  2006-09-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