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6卷  第4期

学术探讨
现代人体检测指标植入中医辨治体系探讨
赵智强, 周仲瑛
2020, 36(4): 429-432.
摘要:
现代人体检测仪器大量使用后,人体检测指标异常的出现对中医传统辨治理论体系、疗效评价、治疗诉求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导致中医学对现代检测指标的认知、治疗、疗效评价产生一些系列问题。因此,对现代人体检测指标异常进行系统而规范的中医辨治研究,探讨其中蕴含的病因病机信息,使之成为辨证依据、治疗靶的,进而指导中医临床处方与疗效评价,最终将现代人体检测指标植入中医辨治体系之中,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途径。对现代人体检测指标的异常进行中医辨治学研究,可以丰富临床资料,拓展辨治范围,强化疾病防治,准确了解病情,加深病机认识,辅助中医诊断,彰显中医疗效,促进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脾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
王景阳, 战丽彬
2020, 36(4): 433-437.
摘要:
脾脏的盛衰是疫病防治的重要影响因素。总结历代防治疫病的经验,认为中医学对疫病的防治经历了从以伤寒论治到创立温病学说的一个变化过程,治疫顾脾亦从秦汉偏重温脾补气,晋唐燥湿运脾,宋金元寒凉泻热益脾阴、攻邪清脾,到明清宣透芳化、涤浊醒脾、恢复气机的过程。从疫病的发病、治法及遣方用药中,总结出未病期补脾实卫,已病期运脾祛邪,恢复期养脾扶正等贯穿始终的治脾思想。
临床研究
补肾促排卵汤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PCOS肾虚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郭银华, 童星丽, 谈勇
2020, 36(4): 438-443.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促排卵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组50例行黄体期长方案IVF-ET助孕的PCOS肾虚证患者,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使用补肾促排卵汤及生活指导3个周期后进入黄体期长方案IVF-ET周期,对照组生活指导3个周期后进入黄体期长方案IVF-ET周期。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干预前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体质量指数(BMI)、痤疮及多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比较IVF-ET结束后2组的获卵数、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双原核受精(2PN)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冻胚移植(FET)临床妊娠率以及早期流产率。结果 治疗组经过治疗后,血清AMH、T、L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痤疮多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GN天数及GN总量低于对照组,治疗组2PN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FET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补肾促排卵汤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基础内分泌激素,改善卵子质量,提高优质胚胎率,提高临床妊娠率及降低流产率,降低GN使用天数及总量,降低OHSS发生率。
五积散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研究
张媛, 王宇吉, 刘冰艺, 李淑萍
2020, 36(4): 444-448.
摘要:
目的 观察五积散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的80例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予五积散联合克罗米芬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Th1和Th2细胞比例、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均降低(P<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用克罗米芬相比,五积散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有效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降低流产率,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决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研究
朱鹏, 周文丽, 杜雪洋, 郑婷, 刘婧, 郭斐斐, 牛凡红, 何鑫宇, 王思农
2020, 36(4): 449-453.
摘要:
目的 探讨决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3(IL-23)含量的影响。方法 76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内服复方青黛胶囊及决银颗粒,2组同时均外用卡泊三醇,观察2组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外周血IFN-γ、IL-23水平以及2组治愈病例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FN-γ、IL-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0.01);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决银颗粒能有效降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PASI积分及血清IFN-γ、IL-23含量且能降低复发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芪竹方改善早期胃癌ESD后症状及预防复发的临床观察
陆喜荣, 彭惠平, 徐倩菲, 徐进康
2020, 36(4): 454-457.
摘要:
目的 观察芪竹方改善早期胃癌胃黏膜剥离术(ESD)后气阴两虚型症状及预防胃癌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84例早期胃癌ESD后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脱落6例,纳入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治疗,治疗组予芪竹方治疗,持续治疗1 a。观察2组临床复发率、胃镜像糜烂灶、病理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癌胚抗原(CEA)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在复发率方面低于对照组(5.13% vs. 20.51%,P<0.05),治疗组可以较好地减少糜烂灶(P<0.01),降低病理积分及CEA水平(P<0.01),改善临床症状(P<0.0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竹方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胃黏膜糜烂、肠化生及异型增生,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金榆敛疮膏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王琪, 孙雪梅, 林艳, 王新东, 胡政力
2020, 36(4): 458-462.
摘要:
目的 观察金榆敛疮膏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心衰患者3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2例)和中药组(157例),常规清创、抗菌处理基础上,中药组给予金榆敛疮膏外敷,对照组给予美皮康银离子敷料外敷,治疗21 d后观察2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评分(PUSH评分)、创面愈合时间、21 d创面愈合率、疼痛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中药组Ⅰ期重症心衰PI患者进展为Ⅱ~Ⅳ期的人数明显降低(P<0.05),Ⅱ、Ⅲ期PI患者的21 d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PUSH评分和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6、hsCRP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金榆敛疮膏预防和治疗重症心衰患者PI疗效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有助于炎症控制和心功能改善。
和胃愈疡方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虚郁热型胃ESD后溃疡的临床研究
林冠凯, 李保良, 叶小峰, 张琪
2020, 36(4): 463-466.
摘要:
目的 观察和胃愈疡方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虚郁热型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脾虚郁热型胃ESD后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和胃愈疡方结合奥美拉唑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的溃疡面积缩小率、溃疡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血清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2组溃疡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组溃疡缩小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溃疡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和胃愈疡方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虚郁热型胃ESD后溃疡疗效确切,能加快溃疡愈合速度,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实验研究
枇杷叶不同组分提取物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园娇, 张越, 陈雨萱, 郭梦婕, 侯伟, 鞠建明, 杨烨
2020, 36(4): 467-471.
摘要:
目的 提取枇杷叶中的多糖、黄酮和三萜酸,并分别研究其在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中的药理活性。方法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醇沉上清液用于黄酮的富集,水提的残渣经90%乙醇回流提取三萜酸。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枇杷叶多糖对TGF-β1干预的小鼠系膜细胞中PAI-1表达的影响,观察枇杷叶中的黄酮成分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价其抗氧化活性;MTT法检测枇杷叶中三萜酸对骨髓瘤细胞ARP1增殖的影响,并通过ARP1细胞小鼠异种移植模型观察三萜酸对皮下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枇杷叶中多糖、黄酮、三萜酸的含量分别为19.53、48.70、7.86 g/kg。枇杷叶多糖可以抑制PAI-1表达,黄酮浓度在75~150 μg/mL对ABTS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三萜酸可以抑制骨髓瘤细胞ARP1的增殖,IC50为11.57 μg/mL。此外,三萜酸对异种移植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枇杷叶中多糖可能对肾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黄酮和三萜酸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肿瘤的作用。为枇杷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利的实验基础。
泽泻饮通过调节ApoE-/-小鼠胆固醇代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翟意, 潘晓叶, 吴颢昕
2020, 36(4): 472-477.
摘要:
目的 探讨泽泻饮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脉管腔病变程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泽泻饮低剂量组(LZXY)、泽泻饮高剂量组(HZXY)以及阿托伐他汀组(Ato)作为阳性对照组,以10只C57BL/J6小鼠为空白对照组。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弓根部的病变程度,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LXRα、CYP7A1、ABCG5和ABCG8蛋白表达水平与小肠组织中LXRα、NPC1L1、SREBP2、ABCG5与ABCG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泽泻饮可明显改善小鼠血脂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在小鼠肝脏组织中,泽泻饮显著上调了LXRα、CYP7A1、ABCG5、ABCG8的表达。在小鼠小肠组织中泽泻饮提高了LXRα、ABCG5、ABCG8的表达水平,并抑制了NPC1L1与SREBP2的表达。结论 泽泻饮可以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改善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胆固醇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有关。
消木丹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FXR、ApoM表达的影响
黄倩, 刘永刚,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张海博, 常占杰
2020, 36(4): 478-484.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木丹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FXR/ApoM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木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0只采用高脂膳食喂养12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给药4周后取血清及肝脏组织样本。称取大鼠体质量及肝湿质量,计算肝脏指数;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脂及肝功能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FXR、ApoM的表达;qPCR法检测肝组织FXR、ApoM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上述各项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消木丹颗粒干预后能显著改善NAFLD大鼠体质量、肝脏指数,降低血清ALT、AST、TC、TG、LDL-C含量,增高HDL-C含量,同时能增强肝脏FXR、ApoM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消木丹颗粒可调节NAFLD大鼠肝脏的脂质代谢,改善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FXR及其相关基因ApoM有关。
大黄素对HCT116结肠癌细胞凋亡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昊悦, 赵蓓, 章阳
2020, 36(4): 485-488.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黄素促进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CCK8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出IC50。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荧光探针DCF-DA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p-ERK1/2、ERK1/2和c-Myc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大黄素抑制HCT116细胞的活力,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大黄素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P<0.05),并且能够明显诱导ROS的产生(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引起Bax/Bcl-2表达的上调,p-ERK1/2和c-Myc表达的降低(P<0.05)。结论 大黄素可以通过上调Bax/Bcl-2,下调c-Myc和p-ERK/ERK的表达从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和增加ROS的产生。
电针对肥胖大鼠骨骼肌AMPK/ACC/CPT-1信号通路的影响
龚美蓉, 曹晨, 陈凤丽, 孙亦农
2020, 36(4): 489-493.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对肥胖大鼠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肥胖的机制。方法 30只刚断乳(3周龄)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挑选6只普通饲料喂养并设为正常组,另24只高脂饲料喂养造模12周,将造模成功的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脂肪质量、血脂等相关指标,qPCR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α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的mRNA表达变化, Western blot 法检测骨骼肌AMPK、ACC磷酸化水平和CPT-1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1),显示肥胖大鼠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和血脂均显著降低(P<0.05~0.01);骨骼肌AMPKα1、ACC、C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0.01)。电针使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1),激活AMPK的活性;ACC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抑制ACC活性;同时提高CPT-1蛋白水平。结论 电针可以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并改善其脂肪代谢的紊乱,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骨骼肌组织AMPK/ACC/CPT-1信号通路实现的。
复方益肾解毒汤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贾跃军, 左文仁, 苏学林, 汤井源, 何垚澍, 王世衍, 苏健, 周恩超, 朱清毅
2020, 36(4): 494-497.
摘要:
目的 探讨益肾解毒汤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RIR组)、益肾解毒汤+肾缺血再灌注组(Drug+RIR组)、姜黄素+肾缺血再灌注组(Cur+RIR组)。术后24、96 h取大鼠目内眦采血,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取术后24 h大鼠肾脏组织,比较各组肾脏损伤评分;比较假手术组、RIR组和Drug+RIR组3组炎症因子NF-κB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RIR组、Drug+RIR组和Cur+RIR组血清Scr、BUN、肾小管损伤评分均升高,Drug+RIR组高于Cur+RIR组,但均明显低于RIR组(P<0.05);且比较术后96 h RIR组、Drug+RIR组2组血清Scr、BUN,Drug+RIR组肾功能指标恢复更快。结论 复方益肾解毒汤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黄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何珊, 宁艳, 蒋绍艳, 刘大艳, 吴芳婷, 侯海若, 邓少洁
2020, 36(4): 498-503.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阐述黄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PCOS-HA)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借助TCMSP收集黄连的化合物及有效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合并GeneCards、OMIM及CTD三库数据筛选的疾病靶点,与药物的有效靶点进行韦恩分析,确定交集靶点;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获得11个活性化合物,药物靶点111个,疾病靶点370个,交集靶点37个。蛋白互作网络(PPI)涉及30个蛋白节点,关键靶点包括FOS、JUN、IL-6、MAPK1、NCOA2、CCL2、ESR1、PPARA、CYP1A1、ESR2等。GO功能分析主要与转录调控、药物反应、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调控、老化、类固醇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等相关。KEGG通路46条,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证实了单方中药黄连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预测了黄连治疗PCOS-HA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灵芝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殳叶婷, 高洁, 彭文潇, 李钰, 顾薇, 董洁, 陈军
2020, 36(4): 504-508.
摘要:
目的 研究灵芝多糖的抗氧化作用,为灵芝多糖化妆品抗皮肤衰老功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化学方法评价灵芝多糖的总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灵芝多糖脂质体过氧化进程中过氧化物和丙二醛(MDA)的产量考察其抗脂质体氧化能力;体外细胞实验考察灵芝多糖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在体实验考察自制灵芝多糖乳液对D-半乳糖亚急性小鼠衰老模型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MDA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结果 灵芝多糖的还原能力和清除2种自由基能力均呈浓度依赖性,而且它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生成,60 h灵芝多糖脂质体产生的过氧化物为空白脂质体的九分之一,MDA产量为空白脂质体的三分之一。灵芝多糖在0.312 5~1.25 mg/mL的范围内对H2O2氧化损伤的HaCaT细胞有保护作用(P<0.01),且保护作用随多糖浓度升高而增强。小鼠皮肤涂抹低剂量自制灵芝多糖乳液后,皮肤中SOD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涂抹时,MDA含量显著下降,Hyp含量显著升高(P<0.05),自制灵芝多糖乳液抗氧化能力略优于市售乳液。结论 多层面评价了灵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研制出具有抗衰老功效的灵芝多糖乳液,为灵芝多糖抗衰老化妆品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基于毒素多肽BmK NaTx-13的全蝎质控工艺研究
陈永根, 桑明, 卢悟广, 王明远, 刘金满, 陈胜君, 李松, 胡春萍, 王奇, 曹鹏
2020, 36(4): 509-516.
摘要:
目的 基于毒素多肽建立一种新型的全蝎质量检测工艺。方法 从东亚钳蝎毒液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新型钠通道毒素BmK NaTx-13,制备并鉴定了BmK NaTx-13的特异性抗体,并通过竞争性ELISA法检测全蝎提取物中的BmK NaTx-13的含量。结果 建立的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可快速检测全蝎提取物中的BmK NaTx-13的含量并呈现良好的浓度线性依赖。结论 该研究为全蝎质控提供了一种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为提升全蝎入药质量标准提供了借鉴。
UPLC-QTOF-MS分析乌蔹莓成分及多组分定量研究
许倩倩, 包贝华, 张丽, 赵学龙, 谈瑄忠, 李文
2020, 36(4): 517-524.
摘要:
目的 定性分析乌蔹莓化学成分并对其主要成分建立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选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运用PeakView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准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等信息,并结合对照品和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采用UPLC法对4个主要成分(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从乌蔹莓中共推断并鉴定出31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6个,香豆素类3个,萜类及三萜类7个,脂肪酸酯类7个,其他类8个。3批乌蔹莓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范围分别为0.061%~0.15%、0.077%~0.14%、0.011%~0.028%、0.020%~0.062%。结论 该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乌蔹莓中的化学成分,建立的定量方法为乌蔹莓质量控制及制剂开发奠定了基础。
苍艾油传递体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
张昆, 熊磊, 李亶烨, 高家菊, 蔡俊飞, 马云淑
2020, 36(4): 525-530.
摘要:
目的 制备苍艾油传递体,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以胆酸钠及丙二醇为膜软化材料的苍艾油传递体,通过石油醚萃取-UV法测定其包封率;并通过HPLC检测指标性成分丁香酚,研究其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行为。结果 通过优选处方制得的苍艾油传递体的平均粒径为(149±4.37)nm,多分散指数为0.189±0.024,包封率为(89±2.50)%,Zeta电位为(-42.95±1.78)m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苍艾油体外释放在6 h基本达到稳态,而苍艾油传递体及苍艾油脂质体到12 h仍呈持续释放趋势;体外经皮渗透结果显示从6 h开始苍艾油传递体较苍艾油脂质体及苍艾油均具有更高的累积渗透量(P<0.05)。结论 通过优选工艺制备的苍艾油传递体外观圆整、粒径分布较窄,在增加苍艾油溶解度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缓释效果,且将其通过体外经皮给药后还能显著增加苍艾油的透皮效率,是一个有较好潜力的经皮给药载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从脾虚湿盛论糖尿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萍萍, 王旭, 刘超
2020, 36(4): 531-533.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危害全球的流行性疾病。该文认为糖尿病与COVID-19存在共同的内源性基础脾虚,而湿邪不仅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脾虚湿盛,卫气化生乏源,卫外不固,易感受病邪而患病;津液输布失常,水湿上渍于肺,合并COVID-19,痰湿上犯,可加重咳、痰、喘等症,增加其不良预后及死亡的风险,故脾虚湿盛是糖尿病患者易患COVID-19和病情加重的关键。
中医药防治小儿瘟疫临床研究进展
单祎文, 董盈妹, 赵霞
2020, 36(4): 534-540.
摘要:
瘟疫是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广泛流行的一类疾病,具有强烈的社会危害性。中医药在治疗2003年SARS和本次COVID-19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儿是瘟疫好发人群,该文综述了中医药防治小儿COVID-19等瘟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重点选取痄腮、手足口病、水痘等具代表性的小儿常见疫病以及流感、SARS、COVID-19等危害严重的时行疫毒,以期为小儿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临床文献系统评价
健脾类治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Meta分析
宋艳芳, 乔战科, 刘向哲
2020, 36(4): 541-545.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健脾类治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和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获得所有健脾相关治法为主要治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整理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979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脾类治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明显(CSS评分)[RR=1.22,95%CI(1.09,1.37),P<0.01];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所改善[MD=-2.83,95%CI(-4.20,-1.46),P<0.001](NIHSS评分),[MD=-4.17,95%CI(-5.35,-3.00),P<0.001] (CSS评分);ADL-Barthel指数的积分明显改善[MD=9.39,95%CI(6.50,12.29),P<0.001]。结论 相较于常规治疗,健脾类治法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恢复中风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由于研究方法学及文献报告质量的限制,仍需进一步开展设计严格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针刺及联合其它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系统评价
易越, 裴丽霞, 陈昊, 刘亚军, 顾培青, 陈璐, 孙建华
2020, 36(4): 546-551.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9年5月CNKI、WANFANG、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刺治疗RE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并评价其质量,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研究,共1 120名患者。在降低复发率方面,单独针刺或针药结合均优于西药[针刺:RR=0.21,95%CI(0.05,0.87);针刺+六君疏肝方:RR=0.44,95%CI(0.27,0.71) ;针刺+半夏泻心汤加减:RR=0.29,95%CI(0.14,0.60);针刺+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RR=0.40,95%CI(0.26,0.62);针刺+自拟中药方+微波热疗:RR=0.24,95%CI(0.08,0.66)]。在内镜有效率方面,电针联合西药治疗RE优于单独西药治疗[RR=1.23,95%CI(1.06,1.41)]。在降低症状积分方面,针药结合治疗RE的疗效较西药治疗更优[针刺+中药:RR=-1.73,95%CI(-3.21,-0.25),针刺+中药+西药:RR=-4.93,95%CI(-5.52,-4.34)]。针药结合治疗RE的不良反应少于单独西药治疗。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RE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然而单纯针刺治疗RE的疗效目前尚不明确,针灸治疗RE的相关研究亟需统一疗效标准,提高研究质量,未来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针灸治疗RE的效果。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运用“和法缓治”学术思想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易岚, 周恩超, 高坤, 仲昱, 李华伟
2020, 36(4): 552-556.
摘要:
“和法缓治”是清代名医费伯雄先生提倡的治疗思想,为孟河医派所推崇。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将“和法缓治”运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以扶正祛邪为治疗总则,调和脏腑,调和气血,和畅枢机,制方用药平淡和缓,既是和法的具体运用,也体现了孟河医派和缓的治疗风格与理念。
国医大师刘嘉湘从顾护脾胃论治肺癌经验
张文曦, 刘苓霜, 朱欣佚
2020, 36(4): 556-559.
摘要:
国医大师刘嘉湘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扶正治癌“理论,提出正气亏虚为肺癌发病之本,脾胃虚弱乃正气亏虚之源,脾胃损伤伴随肺癌全程。总结刘教授治疗肺癌经验,其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处处体现其顾护脾胃之治疗理念。
综述
细胞外囊泡的表面修饰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递送中的应用
邵钰柔, 王宇彤, 陈志鹏
2020, 36(4): 561-566.
摘要: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脂质囊泡,具有天然、稳定、生物相容性高等特点。近年来,EVs作为纳米仿生药物载体的报道逐渐增加,通过表面修饰技术获得功能化囊泡,进一步拓展了EVs的应用。中医药传承千年,疗效显著,但存在部分有效成分的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细胞毒性高等问题,利用EVs作为载体递送中药活性成分能够使药物的药效得到更好的发挥。该文介绍了EVs的种类、产生机制以及表面修饰方法,并总结了其作为中药活性成分载体的应用进展。
基于肠道菌群论苦寒药的临床应用
卢冬雪, 陈昺伃, 刘峰, 孙志广, 尚文斌, 赵娟, 于希忠, 严晶
2020, 36(4): 567-572.
摘要:
苦寒中药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疾病。肠道菌群的稳态与失衡是治病与致病的内在因素。既往对苦寒中药在临床的应用研究大都集中在胃肠动力、胃肠激素等基础研究上,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未见到深入的研究与阐述。该文从肠道菌群的结构、比例及分布的微观角度,阐述苦寒中药恢复脾胃功能的作用,进一步证明肠道菌群在苦寒中药治疗脾胃病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与基础实验提供更多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