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8年  第34卷  第4期

中药毒性研究(二)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与思考
王旭东
2018, 34(4): 325-329.
摘要:
中药伤肝、伤肾、致癌的社会报道,已经造成民众一定程度的恐慌,在国内外的影响已经超过“废医存药”对中医药事业的伤害。如何正确面对中药毒性,如何在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避免脱离中医实际、求果而不证因,改变将中药毒副作用归责于整个中医学科的思维定势,正确运用科学逻辑原理,公正、客观、全面、系统、科学地评价中药药效和毒性,才能得出公允的结论。真正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才是中医科学化的唯一正途。<
中药配伍减毒研究思路与方法——以蟾酥、牛黄为例
周婧, 何溶溶, 蒋洁君, 吕翔, 段金廒, 马宏跃
2018, 34(4): 330-333.
摘要:
配伍减毒是中医遣方用药特色优势,通过合理剂量与组方控制,调其偏性,制其毒性,而用于临床,被医家所推崇。本文总结了中药配伍减毒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以牛黄和蟾酥为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减毒效应、化学物质、组/成分间体内/外相互作用以及减毒机理等层面,探讨了其配伍减毒的科学内涵。以期为该领域研究的持续深入和拓展提供经验参考及借鉴。<
学术探讨
论恶性肿瘤中医证型诊断
赵延华, 赵智强, 吴勉华, 徐力
2018, 34(4): 334-336.
摘要:
认为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型诊断内容应包括病性、病位、病态与病势等内容。提出临床先从辨识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着手,进而辨明病态与病势等,组成复合证型。病性证素辨识可根据正邪的具体性质进行辨识,病位证素与病态的诊断可根据脏腑功能受损状况判定,而病势则应依据癌毒走注、伤正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胃阴学说源流及其理论意义辨析
曹刘, 张佳缘
2018, 34(4): 337-339.
摘要:
探讨胃阴学说的发展源流及其理论意义,认为胃阴学说发源于《黄帝内经》与仲景,继承于河间学派,先导于明代诸医家,并最终发扬于清代叶天士等医家,其作为脾阳学说的对立统一面,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辨证准则和治疗方法,补充和完善了中医脾胃理论。<
临床研究
天宁饮类方对不同证型偏头痛血流动力学及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
朱银杏, 全亚萍, 王华, 陈艳, 王玮
2018, 34(4): 340-343.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天宁饮类方对4种证型偏头痛患者头痛、测定-6(HIT-6)评分、颅内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了解其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20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中药组与西比灵组各100例。根据四诊分为风痰瘀阻证、风痰瘀阻兼肝阳上亢证、风痰瘀阻兼气血亏虚证、风痰瘀阻兼肝肾阴虚证4型,中药组予相应的天宁饮类方,西比灵组予西比灵口服。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15 d。观察同一证型患者头痛的缓解状况、Vm及血清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2组患者HIT-6评分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0.01),中药组更优(P<0.05~0.01);②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m较前均下降(P<0.05~0.01),中药组更优(P<0.05~0.01);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较前均下降(P<0.05~0.01),中药组更优(P<0.05~0.01)。结论 天宁饮类方改善不同证型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患者的颅内血流速度及血清TNF-α水平有关。
热性惊厥复发患儿体质类型分布及其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谢静, 谢明峰, 何星星
2018, 34(4): 344-347.
摘要:
目的 调查热性惊厥复发患儿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分别从体质调护角度和免疫调节角度为中医药防治热性惊厥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组为热性惊厥复发患儿57例,根据惊厥类型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SFS)组36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CFS)组21例,对照组为同期2~6岁的健康平和质儿童20例,填写调查问卷进行体质类型调查,并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 病例组57例患儿中阳盛质25例,占43.9%。SFS组、CFS组的IgA、IgG水平较对照组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FS组IgG水平下降程度较SFS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S组与对照组及SFS组比较,CD4+下降,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盛质组、痰湿质组与阴虚质组的IgA、IgG水平,较对照组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阳盛质组、痰湿质组与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组与对照组比较,仅CD8+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性惊厥复发患儿存在一定的免疫功能异常,CFS比SFS的程度更明显。结合体质分析,阳盛质、痰湿质与阴虚质多种体质的免疫指标均有异常,主要表现为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与T细胞亚群相关性不大。中医药防治热性惊厥复发时应重视体质识别,调理体质时配合免疫调节药物,或利于临床防治热性惊厥。
疏肝平喘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沈毅韵, 庄承, 刘小敏
2018, 34(4): 348-352.
摘要:
目的 观察疏肝平喘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肝气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肝气犯肺证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以疏肝平喘方颗粒剂口服,对照组以顺尔宁口服,2组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咳嗽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总IgE)、血清白介素-6(IL-6)。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日间咳嗽程度、夜间咳嗽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0.01),治疗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主要证候积分,次要证候积分、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0.01),2组次要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气促、咳痰、鼻涕、喷嚏、睡眠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气促、咳痰、鼻涕、喷嚏、睡眠、食欲、大便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咳痰、鼻涕、喷嚏、食欲、大便症状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EOS百分比、总IgE、IL-6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2组间EOS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疏肝平喘方对小儿CVA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咳嗽症状,改善中医证候,抑制气道炎症,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解郁丸联合米氮平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刘伟杰, 陈永新, 张瑞岭
2018, 34(4): 353-356.
摘要:
目的 观察解郁丸联合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我院78例产后抑郁症肝郁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治疗组给予米氮平和解郁丸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治疗2、4、8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总体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定患者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雌二醇(E2)及黄体酮(P)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9.48%和92.31%(P<0.01)。治疗后2、4、8周与治疗前EPDS评分比较2组均明显降低(P<0.05~0.01),从治疗第2周末期起,治疗组的EPDS的评分与对照组的EPDS的评分比较明显下降(P<0.05~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5-HT、NE和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数9例(23.01%),TESS值为(6.41±0.57),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例数4例(10.25%),TESS值为(3.10±0.29),2组TESS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解郁丸联合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并能有效地调整抑郁症患者5-HT、NE、E2和P的水平,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人参皂苷Rg1对IL-1β诱导的人膝软骨细胞降解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谷远洋, 严培军
2018, 34(4): 357-360.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IL-1β诱导的人膝软骨降解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OA病人滑膜及软骨组织,培养成纤维滑膜细胞(FLS),采用IL-1β激发FLS细胞并与软骨骨片共培养,设空白对照组,IL-1β组(20 ng/mL)为阳性对照组,不同浓度Rg1(0、5、50 μmol/L)+IL-1β(20 ng/mL)为实验组。用番红O染色观察软骨降解情况,qPCR分析MMPs相关基因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MMP-3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分析Rg1对OA-FLS细胞中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调控。结果 Rg1可以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降解,发挥软骨保护作用。Rg1对软骨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成纤维滑膜细胞中MMPs表达,其中主要抑制MMP-3基因和蛋白表达,且该作用可能与Rg1调控NF-κB通路有关。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以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降解,发挥软骨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FLS中MMP-3基因和蛋白表达。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的临床研究
姚慧, 赵辉
2018, 34(4): 361-363.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择时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静脉补液、饮食起居护理与情志调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敷贴时间为2 h,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及酮体转阴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9±2.4)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9.6±1.8)d,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为3例,复发率为5%,对照组复发例数为16例,复发率为26.6%,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52例酮体转阴,转阴率为86.7%,对照组40例转阴,转阴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能有效提高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的临床疗效。
实验研究
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ApoE-/-AS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孔雪云, 张亚云, 吴祥, 陈琦, 童静, 张启春, 卞慧敏, 李育
2018, 34(4): 364-370.
摘要: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LWDHF)对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阐明雌激素受体β和热休克蛋白27磷酸化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HE染色观察ApoE-/-小鼠动脉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HSP27磷酸化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VSMC增殖和细胞周期。通过伤口愈合实验和F-actin染色观察VSMC迁移。Western blot检测HSP27、pHSP27、cyclin D1、蛋白磷酸酶2和ERβ的表达。分别采用ERβ siRNA和ERα shRNA转染研究它们在LWDHF效应中的作用。结果 LWDHF改善了去卵巢ApoE-/-AS小鼠的动脉损伤,抑制了HSP27的磷酸化,并增加了PP2A和ERβ的表达。在体外实验中,1×10-7 mol/L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明显诱导VSMC增殖和迁移,增加cyclin D1的表达和S期细胞数,但12 μg/mL浓度的LWDHF可以明显抑制上述作用。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LWDHF通过ERβ上调PP2A的表达,抑制HSP27磷酸化,而抑制VSMC增殖和迁移。结论 LWDHF可以减轻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且通过调节ERβ抑制HSP27磷酸化,抑制VSMCs的增殖迁移。这些发现为LWDHF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麻黄-甘草药对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以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魏盼, 季律, 袁为远, 吴鹏, 李恋曲, 华永庆, 洪敏, 江国荣
2018, 34(4): 371-375.
摘要:
目的 研究麻黄-甘草药对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以及在刀豆蛋白A刺激下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探讨其对免疫功能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利用MTT法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药对及单体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药对干预刀豆蛋白A(5 mg/L)建立的淋巴细胞Th1/Th2平衡模型,qPCR法检测药对及单体对刀豆蛋白A刺激条件下脾淋巴细胞Th1型常见标志物IFN-γ、T-bet及Th2型常见标志物IL-4、GATA3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4与IFN-γ蛋白水平。结果 25~100 mg/L浓度的麻黄-甘草药对对静息状态以及刀豆蛋白A诱导的脾细胞有促增殖作用;麻黄碱、伪麻黄碱对静息状态以及刀豆蛋白A诱导的脾细胞有促增殖作用;甘草苷与甘草酸在0.01~10 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脾细胞增殖未见明显影响。在调节Th1/Th2平衡方面,麻黄-甘草药对可以显著抑制IL-4与GATA3的表达,而对IFN-γ与T-bet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其中麻黄碱能显著上调IFN-γ与T-bet的表达,伪麻黄碱既能抑制IL-4与GATA3的表达,也能抑制IFN-γ与T-bet的表达;甘草酸能抑制IL-4与GATA3的表达,同时能上调IFN-γ与T-bet的表达(P<0.01);甘草苷对上述基因未见明显影响;药对及单体均能抑制IL-4的蛋白水平,其中以药对、麻黄碱与伪麻黄碱作用更明显(P<0.05~0.01);药对与甘草苷能抑制IFN-γ的蛋白水平,麻黄碱、伪麻黄碱及甘草酸能提高IFN-γ的蛋白水平,其中甘草酸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 麻黄-甘草药对及其单体能对静息状态与活化状态的脾细胞产生促增殖作用,并能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嗅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Aβ、磷酸化JNK、ERK1/2、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渊, 刘智斌, 牛文民, 王强
2018, 34(4): 376-380.
摘要:
目的 探讨嗅三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作用机理。方法 AD动物模型采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嗅三针组、嗅神经切断嗅三针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同窝阴性小鼠。嗅三针组和嗅神经切断嗅三针组取印堂穴和双侧迎香穴进行电针治疗,盐酸多奈哌齐组取盐酸多奈哌齐进行灌胃治疗。Y迷宫检测各组小鼠认知功能,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内Aβ和p-JNK、p-ERK1/2、p-Tau(Ser 39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嗅三针组小鼠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内Aβ和p-JNK、p-ERK1/2、p-Tau(Ser 396)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嗅三针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后表达显著减少,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神经切断嗅三针组治疗后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嗅三针可通过降低AD小鼠海马Aβ和p-JNK、p-ERK1/2、p-Tau(Ser 396)蛋白表达,改善认知功能,而嗅觉通路的完整性是其发挥治疗效果的作用途径。
三黄汤通过抑制脂肪组织间巨噬细胞浸润及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赵娟, 叶丽芳, 梁舒, 张颢, 于希忠, 尚文斌
2018, 34(4): 381-385.
摘要:
目的 探讨三黄汤改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与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高脂饮食喂养12周诱导为肥胖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黄汤治疗组和二甲双胍阳性药组,治疗组分别以三黄汤和二甲双胍灌胃治疗2周;另设空白对照组小鼠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小鼠进行OGTT葡萄糖耐量实验,处死后取血清检测胰岛素、炎症因子表达;分离附睾脂肪组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间浸润的CD8+ T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结果 三黄汤降低肥胖小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抑制脂肪组织间的巨噬细胞浸润,同时显著抑制血清TNF-α、IL-1β、MCP-1、Resistin的表达;三黄汤对脂肪组织间CD8+ T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结论 三黄汤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浸润,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二至丸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尹江宁, 卢国元
2018, 34(4): 386-390.
摘要:
目的 探讨二至丸提取物(EZF)保护足细胞而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STZ及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复制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考察EZF对大鼠尿蛋白量、肾指数、肾脏中炎症因子和抗氧化指标、肾脏病理结构变化(HE/PAS染色)以及足细胞裂孔膜CD2AP和podocin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ZF各剂量组的24 h尿蛋白量均显著降低(P<0.05);EZF能够显著抑制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降低(P<0.01),并能显著抑制肾指数的增加(P<0.05);EZF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肾脏中IL-β、TNF-α和IL-6的水平(P<0.05~0.01);EZF高、中剂量组均显著降低大鼠肾脏中MDA含量(P<0.05),且显著提高SOD活力(P<0.05);HE和PAS染色表明,EZF对模型组大鼠的病理变化有减轻作用,且肾小球形态基本恢复正常;Western blot法对DN大鼠肾脏中CD2AP和podocin的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EZF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podocin、CD2AP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EZF可调节足细胞裂孔膜蛋白CD2AP和podocin表达而保护足细胞,进而修复肾功能而抗糖尿病肾病。
四角蛤蜊不同水提醇沉部位降血糖作用及多糖和蛋白成分研究
邱韵萦, 刘睿, 吴皓, 卞慧敏, 程建明, 孙剑波, 汪培培
2018, 34(4): 391-394.
摘要:
目的 筛选四角蛤蜊的降血糖活性部位,测定水提液的不同浓度醇沉部位的多糖和蛋白含量,并对蛋白质类成分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针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模型ICR小鼠通过剪尾取血测定其给药前后的血糖,摘眼球取血测定小鼠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的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和BCA法测定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结合LC-MS/MS分析蛋白质类成分。结果 40%、60%和80%醇沉部位均可降低小鼠血糖且能降低小鼠血清胰岛素和甘油三酯;80%醇沉部位可降低小鼠血清胆固醇。四角蛤蜊20%、40%、60%、80%醇沉部位的多糖含量分别为21.45%、45.82%、14.61%、22.84%;水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为23.56%、16.85%、28.60%、36.10%。水溶性蛋白质类成分主要包括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钙调蛋白、弹性结构蛋白和微管蛋白等。结论 四角蛤蜊60%、80%醇沉部位具有降糖作用,可作为降糖产品进一步研究开发。
挥发油含氧单萜成分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与皮肤细胞毒性比较研究
朱学敏, 蒋秋冬, 任略, 姚俊宏, 董洁, 顾薇, 陈军
2018, 34(4): 395-399.
摘要:
目的 比较中药挥发油含氧单萜成分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与皮肤细胞毒性。方法 以中药挥发油中常见的9种含氧单萜(1,8-桉叶素、4-萜品醇、樟脑、薄荷脑、α-松油醇、香芹酮、芳樟醇、香叶醇和柠檬醛)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对布洛芬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毒性。结果 9种含氧单萜成分均能显著促进布洛芬的透皮吸收,且皮肤细胞毒性远低于经典的化学合成促渗剂氮酮,其中1,8-桉叶素的效果最好。环状含氧单萜(1,8-桉叶素、4-萜品醇、樟脑、薄荷脑、α-松油醇、香芹酮)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优于链状含氧单萜(芳樟醇、香叶醇、柠檬醛),皮肤细胞毒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环状含氧单萜更适合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进行开发。
糖可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
孙利, 丁永芳
2018, 34(4): 400-403.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可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观察糖可明对模型动物血液生化、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渗漏和视网膜VEGF、occludin表达的影响。结果 糖可明连续给药8周后,可明显降低GLU、TG和TC的含量(P<0.05~0.01);降低血-视网膜屏障的通透性;PCR结果显示,给药组大鼠视网膜occludin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0.01);免疫组化实验发现糖可明可显著降低视网膜全层的VEGF表达(P<0.01)。结论 糖可明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表达和增加occludin的表达,从而发挥其保护BRB、降低BRB通透性的作用,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程。
新发胃癌患者舌苔类型与舌苔菌群的相关性分析
成颖, 吴娟, 章聪, 姚学权, 杨学文, 杨亚平, 张军峰, 詹瑧
2018, 34(4): 404-408.
摘要:
目的 探讨舌苔形成的微生态学机制。方法 新发胃癌患者47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年龄性别匹配,基于16S rRNA基因进行454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检测舌苔菌群,统计分析苔色、苔质与舌苔菌群的相关性。结果 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不同舌苔的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1个(1纲、6目、9科和14属)和 10个(1目、3科和6属)分类单元具有苔色显著差异(P<0.05),然而仅有5个(1目、1科和3属)和2个(1科和1属)分类单元具有苔质显著差异(P<0.05)。其中,黄苔慢生根瘤菌科(Bradyrhizobiaceae)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白苔(P<0.05)。舌苔菌群共生关系显示,苔色、苔质组间比组内拥有更高比例的显著负相关。基于舌苔菌群进行功能预测,胃癌黄苔患者嘌呤代谢显著高于白苔患者(P<0.05),与血清尿酸水平一致;对照组厚苔人群脂质代谢显著高于薄苔人群(P<0.05),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一致。结论 舌苔菌群结构与苔色相关,菌群共生关系可能反映了中医舌苔辨证的科学内涵。
GC-MS结合AMDIS和保留指数法分析白术芍药散及其组方饮片中挥发油的组成
徐洋洋, 蔡皓, 段煜, 裴科, 范恺磊, 谢莉, 曹岗
2018, 34(4): 409-415.
摘要:
目的 研究白术芍药散各组方饮片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芍药散及其组方饮片(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中的挥发油,经GC-MS测定得到总离子流图谱,利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和保留指数(RI)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应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白术芍药散的挥发油主要来源于炒白术、炒陈皮和防风,组方饮片经配伍后,其挥发油的成分与比例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该研究可为白术芍药散组方的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的挖掘奠定基础。
栀子活性部位GJ-4的HPLC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张钰, 鲁丹, 倪阳, 郑远茹, 姚志红, 张丹, 戴毅, 于洋, 姚新生
2018, 34(4): 416-420.
摘要:
目的 建立GJ-4 HPLC指纹图谱,并明确特征色谱峰的化学成分,测定主含有效成分藏红花苷-3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40 nm,建立GJ-4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软件对其进行相似度分析;对主要有效成分藏红花苷-3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建立了GJ-4的HPLC指纹图谱,对17个主要特征峰进行明确的化学指认,20批GJ-4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39~0.994之间,藏红花苷-3的含量在0.200~0.683 mg/g之间。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作为GJ-4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数据挖掘研究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Meta分析
李晓辰, 时孝晴, 邢润麟, 张农山, 王培民, 徐波
2018, 34(4): 421-425.
摘要:
目的 评价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和Embase中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试验组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或联合其他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 102位患者。穴位贴敷或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5,95%CI(1.52,7.83),P=0.001],而与扶他林乳胶剂、痛点封闭治疗疗效相当,在改善VAS评分[SMD=1.63,95%CI(0.38,2.89),P=0.01]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SMD=2.62,95%CI(1.30,3.95),P=0.0001]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改善WOMAC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65,95%CI(-1.73,0.43),P=0.24]。结论 穴位贴敷或联合其它非西医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组方规律研究
黄云鉴, 张爱朴, 龚婕宁
2018, 34(4): 426-428.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纤维化中医临床方药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2005-2014年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TCM)有关中医药治疗PF的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向强关联规则对纳入182首方药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频数最高的是黄芪等补气药,其次是丹参等活血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益气药多与活血药、健脾药配伍;药味以甘补为主,兼有苦辛;归经以肺、肝经为多。结论 益气活血是中医药治疗PF的基本配伍组合,另外健脾益肺的配伍亦较多。说明益气活血,健脾益肺是治疗PF的基本治疗大法。
综述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奚肇宏, 夏军权, 滑永志
2018, 34(4): 429-432.
摘要: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近年来其感染率逐渐增高。中医药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方面优势显著,副作用小,耐药率低。基于目前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进展,从证候特点、常用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和相关研究方法的角度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中药复方中活性成分的辨识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