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3卷  第3期

学术探讨
国医大师裘沛然肝硬化诊疗方案
王庆其, 李孝刚, 邹纯朴, 梁尚华, 王少墨, 裘世轲
2017, 33(3): 217-220.
摘要:
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善治肝硬化,认为肝硬化形成的病因有感受外邪、感染寄生虫、酒食不节、情志郁结、正气虚弱,其基本病机是正虚邪恋,具体包括阴虚与湿热并存、血热与血瘀互结、肝与脾同病。根据裘沛然教授的临床经验整理出肝硬化诊疗方案,包括适用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依据、治则治法和方药、疗效评价指标等内容。
王旭高辨治虚劳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志峰, 吴孟元
2017, 33(3): 221-222.
摘要:
认为王旭高辨治虚劳病,识病立足天人相应、脏腑整体,辨证注重脏腑相关,论治立足中土调护,强调脏腑气血阴阳调和,特别重视培补后天之本,多采用张仲景、李东垣之方。
从血虚肝旺论治偏头痛
石松颖, 过伟峰, 李佩珊, 刘金展
2017, 33(3): 223-225.
摘要:
认为偏头痛作为一个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的独立疾病,血虚肝旺及其彼此之间的消长转化是其病机特征,并贯穿疾病始终。提出养血平肝为治疗大法,头痛发作期病机重点在风阳上扰,治以祛风平肝,兼以养血柔肝;间歇期则本虚标实,治以养血平肝;不同兼夹证则随证治之,需谨守养血平肝之治则。
基于下法探讨痛风的治疗
焦东方, 刘爱华
2017, 33(3): 226-227.
摘要:
基于下法探讨痛风的病机及辨治思路,认为该病病理演变过程可概括为湿、热、痰、瘀、虚五个方面,而痰、瘀是决定病情轻重、预后好坏的关键,是痛风病理演变的必然。急性发作期予以清下之法以清热利湿解毒;反复发作期法宜辛开苦泄,豁痰祛瘀通络;缓解期治宜补其虚而通其滞,以通为补,升清降浊。
临床研究
128例湿热型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患者临床相关问题探讨
陆启滨, 任青玲, 郭红玉, 陈聪
2017, 33(3): 228-23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128例湿热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湿热型患者的发病因素、诊治策略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128例湿热型CIN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表格记录,对患者症状、体征、检测指标、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发病相关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病证患者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临床以带下异常、性交出血、月经失调症状为主,占75.0%;中医辨证以湿热证型为主,多兼夹肾虚、脾虚、肝郁及瘀血证;宫颈检查以肥大合并糜烂者多见,占77.3%,外观无异常者占10.2%;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者中以16/18型多见,定量值的大小与病变轻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手术前后病理结果一致者占50.8%,病变程度上升者占29.7%,下降者占19.5%,术后原位癌或早浸癌的发现率较术前上升了5.4%。结论 湿热型CIN有一定的临床特殊性,其发病与患者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宫颈阴道慢性炎症等因素致免疫功能下降后HPV感染相关;宫颈冷刀锥切术在避免本病误诊、漏诊、术后大出血及避免其他手术热电效应干扰病理诊断等方面具有优势。正确认识本病的特殊性、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局部和整体治疗、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益气除湿解毒汤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孙红, 朱勤贤, 顾伯林
2017, 33(3): 232-234.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除湿解毒汤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2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符合中医带下病气虚湿热、湿毒蕴结证170例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感染患者,依据宫颈病变“三阶梯”式诊断程序(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成3组,分别为A:HR-HPV,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阴性;B:HR-HPV,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C:HR-HPV CINⅡⅢ;A、B、C3组分别设治疗组A1、B1、C1和对照组A2、B2、C2。A1、B1两治疗组口服益气除湿解毒汤结合阴道塞复方沙棘籽油栓。C1治疗组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口服益气除湿解毒汤结合阴道塞复方沙棘籽油栓。A2、B2组均自愿接受无治疗而采取随访观察,C2组行Leep术后随访。结果 治疗组A1、B1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的证候积分,经比较P<0.01;A1、B1比较,P<0.05。3组的HPV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益气除湿解毒汤可治疗HPV感染,疗效较好。
复方菖蒲益智汤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杨丽静, 田军彪, 刘学飞, 徐丽娟, 赵层闪, 牟萍
2017, 33(3): 235-238.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菖蒲益智汤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口服复方菖蒲益智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mg,每日3次。2组治疗周期均为3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中医证候、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同时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并对安全性指标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与积分明显改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明显升高,ADAS-cog量表评分降低,血清Hcy和AchE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期间未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菖蒲益智汤能明显改善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Hcy和AchE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薛峥, 叶玺, 谢年谨
2017, 33(3): 239-241.
摘要:
目的 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不同中医证型的血管内超声(IVUS)特征。方法 纳入行IVUS检查的ACS患者66例,按中医辨证分为热毒血瘀证组(36例)和非热毒血瘀证组(30例)。采用IVUS测定2种罪犯病变斑块面积、外弹力膜(EEM)面积、斑块负荷、高危斑块发生率、正向重构、负向重构和重构指数(RI)等指标,使用SPSS软件包,对比分析2种资料。结果 热毒血瘀证组罪犯病变处的斑块面积、EEM面积和斑块负荷、高危斑块发生率均显著大于非热毒血瘀证组(P<0.01),重构指数(RI)也高于非热毒血瘀证组(P<0.05);正重构更常见于热毒血瘀证组(P<0.01),负重构常见于非热毒血瘀证组(P<0.01)。结论 热毒血瘀证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更高的易损性。
益心舒胶囊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李澈, 蒋峻
2017, 33(3): 242-244.
摘要:
目的 评价益心舒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59例并发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19例),2组均常规给以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加用益心舒胶囊;分别在入院、第1月、第2月、第3月进行HRSD、HAMA、SF-36评分。结果 2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HRSD、HAMA评分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SF-36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的评分与治疗前比,P<0.05~0.01,对照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与治疗前比较,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可缓解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五苓散加减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许慧蕾, 钟旻轶, 张琪, 张亚琴
2017, 33(3): 245-247.
摘要:
目的 观察五苓散加减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S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五苓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C治疗。2组均以1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视力、FFA荧光渗漏面积及水肿程度比较,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CSC有良好疗效。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殷麟, 郭慧, 李文林, 陈涤平
2017, 33(3): 248-251.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皮损颜色、雌激素(E2)、孕激素(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和61.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E2水平降低,P水平提高(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皮肤病生活指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西药组,且能调节E2和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实验研究
银桑颗粒对db/db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张文英, 杨小林, 王欣之, 刘睿, 杜俊潮, 张倩, 吴皓, 卞慧敏
2017, 33(3): 252-257.
摘要:
目的 研究银桑颗粒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将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银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另设db/m小鼠为正常组。前7周每周测定空腹血糖(FBG);第9、10、11周分别测定口服糖耐量(OGTT)、胰岛素耐量(ITT)、淀粉耐量(STT);12周时测定肝糖原、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GHb)、糖化血清蛋白(GSP)、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采用HE染色法进行肾脏、胰腺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银桑颗粒给药组的OGTT、ITT、STT各测定点的血糖值显著降低(P<0.05~0.01),曲线下面积减小(P<0.05~0.01);肝糖原、HDL-C含量皆显著升高( P<0.05~0.01);FBG、GSP、INS、GHb、T-CHO、TG、LDL-C含量皆显著降低( P<0.05~0.01);病理切片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程度减轻,肾盂扩张程度也减轻;胰岛细胞边缘较规则,且细胞出现空泡样变性程度减轻。结论 银桑颗粒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综合地调节db/db小鼠的血糖和血脂。
硫磺熏蒸对人参抗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
胡佳伟, 周姗姗, 孟娴, 伍振辉, 沈明勤, 李松林
2017, 33(3): 258-262.
摘要:
目的 考察硫磺熏蒸对人参抗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 抗应激作用分别通过常压耐缺氧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观察硫熏前后人参对小鼠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环磷酰胺(CTX)造成小鼠免疫缺陷模型,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总数(WBC);ELISA法检测免疫细胞因子IL-2、IL-6、IL-8和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取胸腺、脾脏计算脏器指数。结果 同剂量组相比,硫熏组的脾指数、胸腺指数、WBC、IFN-γ、CD4*、CD19*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此外,硫熏低剂量组的耐缺氧时间、硫熏高剂量组负重游泳时间、IL-2、IL-6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硫磺熏蒸可使人参抗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下降,不利于临床发挥其补气的功效。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补骨脂肝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
吴豪, 宋捷, 仲青香, 韦英杰, 封亮, 汪晶, 贾晓斌
2017, 33(3): 263-267.
摘要:
目的 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斑马鱼成鱼给药24h后冰浴处死,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鱼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以及微粒体甘油三脂转移蛋白(MTP)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补骨脂药浴组的斑马鱼幼鱼在2dpf时出现死亡。并且补骨脂对幼鱼的毒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下,醇提`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HE染色结果可观察到补骨脂醇提和水提给药组的成鱼中肝脏发生脂变,同时给药组的斑马鱼幼鱼匀浆组织液中ALT,AST和LDH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通过qPCR实验发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给药组的斑马鱼肝脏中SREBP-1c,FAS,ACC1的表达升高,MTP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结论 浓度为300μg/mL和600μg/mL的补骨脂水提物和浓度为40μg/mL和80μg/mL的补骨脂醇提物药浴给药48h会导致斑马鱼的肝脏产生病变,甚至死亡,且机制可能与肝脂变有关。
桔梗多糖对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顾程远, 陈秋利, 李海涛
2017, 33(3): 268-272.
摘要:
目的 研究桔梗多糖(PGP)对H2O2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DCFH-DA检测细胞内ROS;q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OX2、p22和R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PGP预处理24h后,加入终浓度为600 μmol/L H2O2处理2h,LDH、MDA含量和细胞内ROS减少,SOD与GSH-Px活性增强,同时,PGP下调NOX2、p22和R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PGP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ADPH氧化酶2(NOX2)过表达有关。
加味复肾汤对DN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陈雯琳, 刘华东, 李璇, 张卫华, 艾迁明, 罗斌, 冯鸣
2017, 33(3): 273-278.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味复肾汤(JWFST)对DN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5组,正常组8只,其余大鼠腹腔注射STZ+CFA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M)、JWFST小剂量组(L1)、JWFST中剂量组(L2)、JWFST大剂量组(L3)。L1、L2、L3组分别按8、16、32g/(kg·d)剂量灌胃;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每周定期测血糖。8周后,收集24h尿液,采集血清,检测INS、SCr、BUN、SOD、MDA、UP等生化指标;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q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1、L2、L3组的SCr、BUN、MDA、UP明显降低(P<0.05~0.01),SOD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nephrin、podocin的免疫荧光表达明显上调(P<0.01),qPCR结果表明,nephrin、podocin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JWFST可以有效改善DN大鼠的肾脏损害,对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甘草对大戟缓解小鼠肝癌腹水的影响
闫晨, 李玉婷, 郭晓东, 郭秋岩, 张彦琼, 林娜
2017, 33(3): 279-283.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比例的甘草-大戟配伍煎剂对肝癌腹水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大戟与甘草不同配比(1∶0.5、1∶1、1∶2和1∶4)、大戟单煎和甘草单煎共8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小鼠腹腔均接种制备肝癌腹水小鼠模型,并分别灌胃给药12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2d后检测体质量、腹围、腹水量和肝肾指数,筛选甘草对大戟抗肝癌腹水药效影响显著的配比条件,并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肾组织的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和肾加压素受体(Renal vasopressin receptors-2,V2R)的蛋白含量,采用生化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和尿肌酐(Cr)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戟单煎组和大戟∶甘草1∶2组的腹水量、腹围和体质量显著减少(P<0.05~0.01),并降低肾组织AQP2和V2R的表达(P<0.05~0.01),其中,大戟∶甘草1∶2组能增强大戟单煎组的作用(AQP2:P<0.05,V2R:P<0.01),而大戟∶甘草1∶4组则降低单煎组的作用(AQP2:P<0.05,V2R:P<0.01)。结论 大戟防治小鼠肝癌腹水的作用可能会因不同比例甘草的配伍而改变:或增强或被抵消,且相关变化可能与其有效调节了肾组织内的AQP2和V2R蛋白表达有关。
健脾补肾方对亚临床甲减孕鼠胎盘分泌功能及NF-κB/MMP-9通路的调控作用
张吟, 许小凤
2017, 33(3): 284-288.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健脾补肾方对亚临床甲减孕鼠胎盘分泌功能及核转录因子(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健脾补肾方的保胎机制。方法 将9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80只。建立亚临床甲减动物模型,达到完全甲减状态的模型大鼠中随机挑选10只为中药低剂量孕前给药组(Q),予皮下注射剂量为9.5μg/(kg·d)的L-T4,连续9d,第10天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TSH、TT4,筛选成功的亚临床甲减大鼠模型,将亚临床甲减大鼠以雌∶雄=2∶1的比例合笼。通过观察阴道栓,结合阴道涂片找精子,判断是否交配,并确定D0天,然后随机分为4组:①模型组即亚临床甲减模型组;②中药低剂量组;③中药高剂量组;④西药组。放免法测定怀孕第10天(D10)的孕鼠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孕酮(P);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MMP-9在各组孕鼠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D10天,各给药组的血清P、HCG水平均有显著增高(P<0.01),E2水平Q组差异最显著(P<0.01)和X组有显著的变化(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各给药组胎盘组织NF-κB及MMP-9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健脾补肾方可以提高NF-κB和MMP-9在亚临床甲减孕鼠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促进亚临床甲减孕鼠胎盘的分泌功能。
清透邪热方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Ana-1细胞TLR-7、MyD88及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冯丽谦, 杨丽丽, 李明真, 孙雨, 刘涛
2017, 33(3): 289-294.
摘要:
目的 研究清透邪热方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效应机制。方法 将清透邪热方制备成0.388、0.194、0.097、0.0485、0.02425mg/mL不同浓度,用H1N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Ana-1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清透邪热方及达菲进行干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Toll样受体7(TLR7)及其下游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清透邪热方能够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Ana-1细胞TNF-α、IP-10、IL-6的表达;其中清透邪热方0.02425mg/mL组降低H1N1病毒感染组TNF-α、IL-6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0.097mg/mL组降低IP-10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能够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Ana-1细胞后TLR-7、MyD88及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其中清透邪热方0.0485mg/mL组抑制H1N1病毒感染组TLR-7 mRNA、MyD88 mRNA表达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0.02425mg/mL组抑制H1N1病毒感染组NF-κB mRNA表达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0.0485mg/mL组抑制H1N1病毒感染组TLR-7蛋白表达升高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0.388mg/mL组抑制H1N1病毒感染组MyD88蛋白、NF-κB蛋白表达显著(P<0.01)。结论 清透邪热方通过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Ana-1细胞TLR-7、MyD88及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减少TNF-α、IP-10和IL-6表达,起到抗病毒作用。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生半夏和姜半夏对BeWo细胞的毒性机制
申士富, 单进军, 谢辉辉, 徐建亚, 汪小蓉, 狄留庆
2017, 33(3): 295-300.
摘要:
目的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生半夏和姜半夏干预后细胞内代谢物改变,来评价生半夏和姜半夏潜在的发育毒性。方法 采用胎盘组织来源的BeWo细胞系构建体外胎盘模型,运用GC-MS检测细胞经生半夏及姜半夏干预后细胞内所含代谢物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 细胞代谢物中共鉴定出甘氨酸、氨基丙二酸、脯氨酸、葡萄糖、半乳糖、硬脂酸在、肌醇等九种差异性代谢物。结论 运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评价半夏及姜半夏的发育毒性具有可行性。
基于AMDIS和保留指数结合的GC-MS技术定性鉴别醋炙前后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变化
范恺磊, 蔡皓, 段煜, 裴科, 汪小琦, 徐洋洋, 赵佳妤, 周佳
2017, 33(3): 301-307.
摘要:
目的 从药对的整体角度切入,以调经止痛的功效为评价模型,来探究醋炙对香附-艾叶药对整体配伍的影响。方法 采用GC-MS结合AMDIS与保留指数鉴别方法并联合主成分分析寻找共性规律的研究策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醋炙前后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 香附-艾叶(生品)挥发油中共鉴别出54种化学成分,而香附-艾叶(醋品)挥发油中共鉴别出52种化学成分。醋炙前后的香附-艾叶药对与醋炙前后的单味药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不一致。从整体来看,在醋香附-醋艾叶药对的挥发油中,多数低沸点化合物的含量降低,而高沸点化合物无明显变化,且大部分低沸点化合物主要归属于艾叶,大部分高沸点化合物主要归属于香附,α-香附酮的相对含量也有所增加。在醋香附-醋艾叶药对的挥发油中含量明显增加的化合物多为去氧倍半萜类化合物、长链脂肪醇和长链脂肪酮,而萜类氧化衍生物的含量则有所降低。结论 采用GC-MS结合AMDIS与保留指数鉴别方法并联合主成分分析寻找共性规律的研究策略,可全面、科学和快速地鉴别醋炙前后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的差异。从整体上看,醋炙使得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的毒性减小,安全性增加,稳固并小幅增强了调经止痛的功效。
阿霉素-铜-姜黄素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
陈静, 乔宏志, 柴雅萍, 戴心怡, 孙娟, 丁青龙, 狄留庆
2017, 33(3): 308-312.
摘要:
目的 以泊洛沙姆407(P407)为载体,制备阿霉素-铜-姜黄素(DOX-Cu-Cur)三元配合物的纳米胶束,实现定量化联合载药和智能化释药,以期达到协同治疗效果。方法 以P407为载体,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制剂进行处方优化,并考察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MTT法研究胶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优化后的载药胶束(DOX-Cu-Cur/P407)粒径为(31.06±4.20)nm,多分散系数为0.174±0.028,阿霉素和姜黄素的包封率分别为(93.17±1.05)%、(100.03±1.10)%。体外释放曲线表明,胶束具有酸敏感释药特性,MTT结果表明DOX-Cu-Cur/P407能显著抑制肿瘤增殖,且较单一药物有更好的协同作用。结论 DOX-Cu-Cur/P407胶束具有均一的粒径和高包封率,能够响应肿瘤酸性微环境,有望实现定量化敏感释药和协同治疗效果。
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评价
王静娴, 李文, 陈婷, 李俊松
2017, 33(3): 313-316.
摘要:
目的 制备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ADG-N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评价。方法 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ADG-NS,对其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粒子形态、结晶状态进行表征,采用体外溶出度试验和Caco-2细胞转运试验对ADG-NS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ADG-NS的粒径、多分散性系数、Zeta电位分别为(215.6 ± 3.3) nm、0.165 ± 0.020和(-36.9 ± 2.8) m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显示,粒子多呈棒状或块状,大小分布较均匀。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结果显示,纳米混悬剂中的药物以无定型态存在。与原料药及穿心莲内酯滴丸比较,ADG-NS在不同pH值溶出介质中,溶出速率显著提高。Caco-2细胞单层细胞渗透试验表明,与原料药相比,ADG-NS显示较高的膜渗透性。结论 ADG-NS可以提高穿心莲内酯的体外溶出度与膜渗透性。
UPLC同时测定潜阳育阴方中7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孟龑, 韩林染, 徐建军, 刘雅琳, 方祝元, 黄熙
2017, 33(3): 317-319.
摘要:
目的 建立UPLC同时测定潜阳育阴方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马钱苷、二苯乙烯苷、杯苋甾酮、肉桂酸、哈巴俄苷等7种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Waters H-Class UPLC系统C18(100mm×2.1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进样量2μL。结果 潜阳育阴方中7种活性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103.75%,平均回收率RSD为0.1%~1.0%,精密度RSD为0.10%~0.56%,稳定性RSD为1.25%~9.04%,重复性RSD为1.01%~3.24%。结论 建立的潜阳育阴方体外UPLC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为本课题后期的潜阳育阴方的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周仲瑛教授基于复合病机辨治冠心病
李瑞敏, 梁秋雨, 叶放
2017, 33(3): 320-322.
摘要:
在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案研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周仲瑛教授对冠心病辨证立足于复合病机,治疗着眼于复法制方。通过列举周老辨治冠心病常见的复合病机,佐证辨治冠心病应以气阴两虚、心营不畅、胸阳失旷、痰瘀痹阻等病机为主要治疗目标。
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分期论治天疱疮经验
谢婷, 荆方轶, 贾淑琳, 朱培成, 刘婵柯, 李红毅
2017, 33(3): 323-324.
摘要:
整理了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治疗分期论治天疱疮的经验,认为急性期以热毒炽盛多见,治疗以解毒祛邪为主;病程日久,湿热化燥,灼津耗气,故阴虚夹湿热多见,治宜祛湿健脾,清热养阴并重。该病病程反复,易转为阴伤气衰证。治疗时主张中西医并重,在西药激素等治疗基础上,可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配合使用中医外治法。